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沿空采掘巷道围岩的形变特性研究,对围岩失稳力学原理、高强预应力让压锚杆、围岩主动控制技术、平衡支护技术、动态平衡支护理论分析,通过有限元计算优化巷道支护参数。通过工程实例对该支护系统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进一步优化了巷道的支护参数。首先,通过分析了围岩变形和支护抗力的相互作用,煤柱内应力分布规律,确定了窄煤柱护巷的可行性,留设4.5-5m窄小煤柱;其次,分析了锚杆支护系统的效率系数和高强预应力让压锚杆的作用机理,通过设置高强预应力让压锚杆的让压参数来增大支护系统的支护作用实现主控支护;第三,提出了平衡支护技术和动态平衡支护理论,运用平衡支护技术和动态平衡支护理论分析确定,采用支护构造的非对称性布置提高沿空侧的支护效果,保证了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支护方案;第四,考虑4采区的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地质特性,运用锚网索联合支护,根据两帮围岩分布特征,帮部采用非对称布置,综合分析,决定对该巷道工作面采用锚网(索)支护的初步设计方案。通过现场观测情况,分析了四采区辅助轨道巷的综合支护效果。动压巷道的顶底板变形均在合理范围内,巷道支护效果较好,证明平衡支护技术可以有效应对动压巷道难以支护的问题,使巷道围岩的应力和位移均达到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