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商品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从而挥手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但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与增长,对资产的需求也日益突显,中国开始进入到资产短缺阶段。本文以资产短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资产短缺的影响因素并探求解决方法,选题新颖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资产短缺指资产的供应不能满足人们对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影响资产短缺的因素有:经济增长拉动、金融发展滞后、金融监管制度限制、资产惯性推动。采用C-I指数法、基于国际收支角度测量法、供求关系比较法可以较好地对资产短缺进行测量。资产短缺对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表现为:实际利率下降、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资产估值发生偏差、资本外流加剧。中国资产短缺主要是出现资产泡沫、长期实际利率持续走低、流动性过剩三种表现。通过对1991-2014年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资产短缺数据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经济增长提高一个百分点,资产短缺将提高约8.6586个百分点;金融发展程度提高一个百分点,资产短缺将降低约0.6405个百分点;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资产短缺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资产短缺的抑制作用会偏离长期水平。通过金融发展来解决中国资产短缺问题尤为关键,可以从强化金融发展的思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金融发展的举措三方面来着手进行。创新金融发展的举措具体表现为:实施资产证券化、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黄金市场健康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