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有鲜明的民族传统特点,由于一直发展线造型,在绘画取用光方面与发展明暗造型的西画相比,基本不表现完整的从明暗到投影到反光的可见光系统中物象的明暗影及色彩关系与变化。中国传统绘画史上晋唐时期佛教美术的大量传播中,中土画家吸收了一定的凹凸画法,然而晋唐以后,中国画对凹凸技法并未发展,仍然继续线造型,线语言更加丰富。唐以来发展的水墨绘画中的黑白语言是实体虚体的共存与对照,没有对有向有序光线的刻画,但可以表达一定的明暗光感和色彩感。中国画的设色为分类设色的随类赋彩,不追求外光光色变化,但深浅变化的墨色和不同明度纯度色相的色彩形成的明暗色调一样能产生光的感觉,只是这种光仅为亮或者暗,不是完整的外光系统。中国人留洋学习西画的浪潮始于十九世纪末,整个传统中国画的面貌内涵直接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而改变。笔者对古代绘画按绘画特点举例分析,对现代绘画按画家类别分三部分进行介绍:早期留洋画家,深吃传统、求真出新的老一辈画家,现当代中国画家一般都接受过基本的西画训练,吸纳西画因素,同时略作传统与现代的比较。中国画的光因素在内容和技法语言上都不强调现实自然的可见光系统,多表现为亮或暗的感觉,是写意性的,具有较强的主观处理性,但外光的运用和表现是可以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