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rative Ideitntiy In Isak Dinesen's Autobiography out of Africa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些年来的叙事转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叙事身份”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自传作为叙事身份建构的典型文学形式,在叙事学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伊萨克·迪内森曾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自传性作品《走出非洲》为她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基于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荣获多项奥斯卡奖更是使迪内森声名鹊起。同时,也掀起了对其著作研究的热潮。  保罗·立科是叙事身份理论发展的核心人物之一。本论文将主要运用他的相关理论分析《走出非洲》中作家的自我身份建构。叙事身份,简要概述为通过叙事来建构身份。在《走出非洲》这样一部自传作品中,作者通过对自我经历和认知的叙事,旨在为自己建构一种独特的身份。本文主要从西方白人、女性、作家这三个方面探讨其身份的建构策略。  本论文首先探讨作家的西方白人身份。作者在文中反映出自己既拥有西方白人世界的根,同时又超越了一般西方白人的身份。她拥有西方白人在文学或者文字方面的优越感,同时也有身为贵族阶层的优越感。她表现出了对以丹尼斯·芬奇·哈顿为代表的一些白人的真实认同。但她所认同的这些白人却与当时西方社会中的白人形象不同,甚至可以说这些人是来自西文白人社会的流放者。由此,迪内森表现了她对于当时西方主流世界的不认同,在她看来,西方人应该是非洲的朋友,而非掠夺者。本文同时探讨了迪内森对于当时非洲土著人,非洲特有的天性的认同,以此揭示其开放的文化心态和超载种族局限的努力。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迪内森的女性身份。一方面,迪内森通过精湛的烹饪艺术展现其女性魅力;在其自传中,她也表现了女性作家特有的写作方式。另一方面,迪内森又努力彰显自己具有男性气质的一面。她在非洲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创造者、领导者、评判者,都说明了作者想拥有同男性同等权力,以及彰显其非传统女性的身份的努力。但与此同时,作者又无法避免一些作为女性却又要努力显现“男性”权力的困境。通过迪内森传统女性气质和其男性气质的展现,她以此超越了传统性别对立的局限。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走出非洲》中元小说叙事,以此彰显迪内森的作家身份。在书中,作者曾讨论过她对于文学创作的不同形式的理解和态度,也在书中展示了文学创作中“讲故事”与“写作”及非洲特有的文艺形式的不同作用,以及对于“讲故事”这一代表古老文学模式的偏爱。此外,通过听故事,记录别人的故事,作者也发现这一形式能让他者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和自我的身份。与此同时,也就建构了她自己作为一个讲故事人和作家的身份。  一个人可通过认知到自己的历史,通过叙事,建构自己的独特身份。身份建构是流动和连续的过程。身份的完整需要一个人与其经历、历史、所处环境及与他人的交往来展现。自传是自我身份建构的惯常途径。作家通过自传叙事,展示和建构一个自己理想中的自我身份。《走出非洲》生动展现出迪内森建构理想自我身份的叙事策略。
其他文献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能源的消耗,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越来越高,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得到充足的研究.文章首先介绍了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电能转换特性以及有功出力不确定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