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化污水是在煤的高温干馏、煤气净化以及化工产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数十种无机和上百种有机化合物,其中无机化合物主要是氨氮、硫氰化物、硫化物、氰化物等,有机化合物主要为单环和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含氮、硫、氧的杂环化合物等。目前,焦化污水处理主要采用A/O、A/O工艺,其发生的脱氮反应均为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过程,即氨氮在好氧硝化菌的作用下氧化为亚硝酸(N02-)和硝酸盐(N03-),再通过厌氧条件下反硝化菌消耗有机碳源将NO3-转化为NO2-直至N2逸散到大气。上述工艺存在着大比例硝化液回流、碳氮比低需外加碳源、流程长、建设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诸多问题。本研究采用部分亚硝化一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新工艺对焦化污水进行处理,污水中氨氮与经亚硝化的亚硝酸盐氮在厌氧氨氧化菌作用下直接脱氮。实验室研究用水取自鞍钢化工总厂生产所排放的焦化废水,工业试验是在丹东万通焦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进行的。对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焦化污水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实验研究,得出焦化污水实现亚硝酸盐氮累积的最佳控制范围:温度为35℃左右,pH为8.1-8.3,水力停留时上为16小时左右,污泥龄为15~60天;厌氧氨氧化的最佳控制范围:进水NH4+/NO2比(?)(?)1.7:1-2.2:1,pH值为8.0左右,温度为35℃左右。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焦(?)水具有脱氮率高、无需外加碳源、建设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出水全部达到国家《污(?)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可回用于熄焦。采用分子学法进行了研究系(?)生物相的多样性研究。将所取污泥样品通过PCR-DGGE技术进行分析,即先用(?)瓦仿、异戊醇抽提法提取样品中总DNA,然后对提取产物16SrDNA片段进行PCR(?)再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对扩增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测序,揭示了(?)菌群的变化规律及不同阶段对污染物的降解规律。本研究对焦化污水亚硝酸型硝化和厌氧。瓦化过程中生物量、底物浓度及其它因素对亚硝化速率和厌氧氨氧化速率的影响进行(?)查,建立相互关联的生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根据模型参数可定量化指导工程设计和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