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杨PtDFR基因克隆分析及MYB183基因编辑初探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_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是我国特有的白杨派乡土树种,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的10个省份,在林业生产、生态保护和城乡绿化占有重要地位。实践中杨树彩叶品种较少,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中“延绿增彩”的需求及市场对品种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开展毛白杨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克隆及其特性研究,并对其进行功能鉴定,对于阐明杨树叶色变异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可为基因工程改良创制新的杨树彩叶新品种提供有价值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基于转录组数据通过PCR方法克隆获得毛白杨PtDFR基因,采用生物信息软件进行了一系列特性分析,通过转录组分析揭示该基因的表达模式。采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对杨树MYB183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后续对毛白杨的遗传改良及进一步解析毛白杨花青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毛白杨转录组数据设计DFR基因PCR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了毛白杨DFR基因家族的1个成员,命名为PtDFR。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全长为1,59lbp,包含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CDS长度为954bp,编码317个氨基酸,具有1个NADP(H)保守结构域和1个底物特异性结合位点。理化性质和功能域分析表明,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38.06 kD,理论等电点为5.62,翻译后的蛋白质不是分泌蛋白且为亲水性蛋白,具有两个跨膜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毛白杨与银白杨、毛果杨DFR氨基酸相似性高达95.65%和94.21%,而与柑橘、枣、葡萄等7个物种DFR氨基酸相似性达到89.29%~82.14%。进化分析表明,毛白杨与毛果杨、银白杨遗传距离最近聚为一组,与单子叶植物小麦、水稻距离较远。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PtDFR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在萌动营养芽表达量最高,休眠营养芽最低,在不同时期雌雄花芽表达趋势相似。(2)利用CRISPR/Cas9技术,依据毛果杨MYB183设计构建了 6个单sgRN A靶点载体,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在毛白杨中进行了转化。通过PCR筛选得到部分阳性株系,经测序分析对比野生型与阳性转基因植株发现,6号靶点阳性转基因植株发生了碱基的改变,进一步进行氨基酸比对分析,发现转基因株系S9、S37与野生型株系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同义突变或由于等位基因间序列存在差异导致编码氨基酸没有发生变化。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期间,考虑到二流子的破坏性及潜在建设性,华北抗日根据地决定对二流子进行改造,大部分二流子由此获得新生。作为二流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懒汉、婚外性关系者、巫婆
教学反思是教学的重要一环。深度教学反思更有利于放大反思效果。本文立足于操作层面,从反思的途径、反思的时机和反思的方式三个方面对深度教学反思作了系统的观照,以期提炼
以常规低密度种植的"金科25"夏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苗期和喇叭口期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处理对低密度种植下玉米植株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芸苔素内酯浓度为50 mg/kg时
近年来,随着冻结地层深度和冻结壁厚度的急剧增加,冻结壁融沉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日益引起关注,深入了解深部冻融土的力学特性对于融沉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深部冻融
目的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研究国内医院信息系统开展药物警戒相关工作的现状和具体应用,归纳、分析其中的不足,为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开展
为了改善填充值数据可比性,寻找出较佳的工艺条件,通过控制湿度大小,对再造烟叶平衡含水率与填充值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一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两者相关
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是公安交警部门科技信息化规划建设的四大信息平台之一。该平台以应用为导向,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为引领,以各类道路交通监控系统
探讨Sorbtek 36.9tex(Pu 77dtex)赛络包芯牛仔纱的生产要点。根据Sorbtek纤维特点,优化工艺参数,制定各工序主要技术措施。清棉工序重点解决A076型成卷机角钉罗拉返花问题;梳
本研究通过对优质三系不育系川华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对川华A的高产制种技术进行总结,利用区试资料总结其所配组合川华优32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