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产区,因为无霜期短的原因,低温会对未成熟的棉花的品质以及纤维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中早熟棉花新品种的创新与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植物早花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植物早花不但受自身体内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还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成花素是所有开花植物所必需的,成花素的本质是FT蛋白,FT蛋白(诱导开花的成花素信号分子)从叶片经过韧皮部长距离运输到达茎顶端分生组织后,与顶端组织特异表达的基因编码产物之间结合形成一种蛋白复合体,共同促进下游成花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植物开花。目前已从许多植物中分离了FT的同源基因。染色体歩移技术因快速、简单、高效等优点而备受青睐,使用这种技术可以有效获取与已知序列相邻的未知序列,也是克隆启动子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转基因棉工程中,启动子在棉花中的研究很多,但是大多的应用都是数采用了组成型启动子。而且所用的植物表达载体大多数都是利用外源型启动子例如,CaMV35S。随着Tail-PCR、SiteFinding-PCR等克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不断完善,推进了启动子的克隆进程。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对棉花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克隆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与发现,已经成功的大量克隆并测序了许多棉花的启动子并且对这些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对棉花基因启动子的研究中,除了利用外源的启动子以外,有更多的棉花内源启动子已经被开发出来,利用棉花内源启动子本身的特性来改良基因在棉花中的表达。 花棉花GhFTL1基因已经被克隆,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hFTL1属于FT亚家族成员,是开花相关的调控基因,为了了解该基因的表达模式,通过染色体步移的方法从棉花基因组中分离到了GhFTL1基因的启动子。 目的:为了克隆棉花成花素同源基因GhFTL1的启动子,并且对已获得的启动子片段进行序列分析,从而进一步对该启动子进行功能初步分析。 方法:以新陆早33号棉花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染色体步移的从棉花基因组中分离GhFTL1基因的启动子。构建带有GUS报告基因和启动子与GhFTL1相连的载体,明确该启动子在植物中的定位,并且对转基因拟南芥进行形态观测。 结果:首次利用染色体歩移技术从棉花基因组中分离了GhFTL1基因的启动子,通过分析该启动子片段,该启动子具有一般启动子的基本元件,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元件。通过GUS报告基因的定位,该基因在成熟的叶片中有表达,在其它部位没有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提供了基础。 结论:虽然已克隆了该启动子片段,并且对该启动子所具有的一些特殊元件和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要想了解更多的功能、结构以及对基因的调控表达等,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目前大多数任然是用5RACE试剂盒来获得基因的全长,但这种方法成本高。改良后的TAIL-PCR技术的非特异性扩增和成功率都提高了,另外该技术对试剂和仪器的要求都相对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