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保护是十九世纪末期,人与自然关系尖锐化的近代社会产生的一项重要事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一直存在着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矛盾。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重重,保护工作难以顺利开展,通过对国外参与式农村评估方式的借鉴与发展,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社区为本的自然资源管理(CBNRM)。为深入研究CBNRM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区位条件的角度分析区位条件对社区为本的自然资源管理的影响。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实地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考察,二手资料收集等,并对调查收集到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典型样区抽取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并将男女比例控制在大约相等的范围之内。本文研究作为课题《中国西南西北CBNRM比较研究》课题的一部分,选取了位于贵州的草海、梵净山,甘肃的白水江、祁连山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的代表区域,从自然保护区区位条件的角度研究自然保护区区位条件对CBNRM的影响及影响的路径,本文从自然保护区社区的自然状况、交通状况、劳动力、文化及集聚状态五个方面深入分析社区的区位条件以及各自的区位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试图针对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特殊区位条件提出适合各自发展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CBNRM资源管理方式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