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缺乏优质毛头鬼伞种质资源,但是产业要求菌株不仅要具有高产的优质性能,还需要有很好的抗逆性与抗病性,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便是驯化本土野生种质资源。2015年7月31日笔者在忻州市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的草地上采到一株子实体高达25cm的大型野生菌ZMM-3,经初步鉴定ZMM-3为鬼伞属的毛头鬼伞。本课题从该株野生毛头鬼伞的鉴定入手,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然后对该野生菌进行了人工栽培试验,并对栽培获得的子实体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和食用安全性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得了野生菌株ZMM-3的纯培养,并提取其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扩增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 ITS)片段并测序。根据ITS序列分析结果结合形态特征,将ZMM-3菌株鉴定为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将此序列上传到核酸序列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KX015766。通过对ZMM-3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发现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培养基最适碳氮比为10:120:1,最适pH为78。对ZMM-3菌株进行了驯化栽培研究,包括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和栽培料的筛选,成功培育出毛头鬼伞子实体。统计了不同栽培料上ZMM-3菌株原基出现时间、子实体成熟时间、每袋栽培料中子实体产生个数、单菇鲜重、单菇干重、菌盖直径、菌柄长度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ZMM-3菌株的最适母种培养基为葡萄糖麦芽膏酵母膏培养基;最适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且在各栽培料上原基的出现时间、子实体的成熟时间、菌盖的长度和菌柄的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在稻草栽培料上ZMM-3菌株所产生的子实体个数(9.66±0.58)和生物学效率(63.87±12.09%)显著高于其他四种栽培料(P<0.05),所以稻草栽培料为ZMM-3菌株的最适栽培料。以icr小鼠为受试动物评价了菌株ZMM-3人工栽培获得的子实体的食用安全性,结果在高、中、低(5000、500、50 mg/kg·d)剂量组实验中小鼠全部健活,体征、体重、行为、外观、脏器系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脏器结构均无明显异常,表明供试毛头鬼伞ZMM-3菌株的子实体对小鼠无亚急性毒性。研究了ZMM-3菌株子实体的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性,并将其与菌株特白8号相比较。结果表明:两个样品的灰分和粗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ZMM-3菌株子实体干制品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特白8号(P<0.05),而还原糖、粗纤维、总酚的含量ZMM-3菌株显著高于特白8号(P<0.05)。Ca、Fe这两种元素的含量在两个样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Zn、Cu这两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特白8号菌株子实体显著高于ZMM-3(P<0.05),对人体有害的Cd、Pb重金属均未检测到。ZMM-3和特白8号菌株子实体中均包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两种蛋白源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接近40%,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接近0.6,符合联合国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条件。通过对两种蛋白源进行氨基酸评价与分析,得出两个菌株的子实体均为可用蛋白来源。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除Fe2+螯合能力这个指标ZMM-3菌株EC50值高于特白8号菌株外,其余指标均显示ZMM-3菌株子实体醇提物的抗氧化性要优于特白8号菌株子实体醇提物。综上所述,ZMM-3菌株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抗病性,且其子实体营养价值较高,是一株极具开发潜力的优质食用菌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