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工业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为更新目标的工业遗存更新,已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发展中日益得到重视并有了一定的实践应用。城市居民作为重要的城市空间使用者主体,社区作为城市居民居住和进行日常生活的基本空间和社会单元,与工业遗存在空间上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以“工业生产区+工人社区”为一个整体的基础空间结构,探讨旧城区工业遗存的社区化更新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城市工业遗存更新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调查、学科交叉、概念分析、田野调研等方法,首先通过对工业空间与其周边社区在空间和社会空间上的联系进行日常性空间角度的解读与分析,在对工业遗存价值构成进行较全面的理解的基础上,基于日常性,挖掘工业遗存对于社区居民的社会价值。其次对旧城区工业遗存再利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揭示。旧城区工业遗存的再利用受空间上、经济上、技术上等多重制约因素的影响,在再利用过程中存在开发方式单一、适应性差的问题,同时由于其存续与城市更新目标冲突,易在决策初期忽略其价值而造成损害甚至损毁。再次通过分析现有改造方式和局限性,对工业遗存的更新提出新要求,对工业空间更新的基本改造方法进行梳理,并立足于工业遗存空间与社区公共空间的关联性,对工业空间社区化更新提出基本的指导原则。最后提出社区化改造的空间特征和针对此类改造的具体的空间价值,以实现对工业遗存既有价值的全面利用和潜在价值的挖掘。通过考虑工业遗存与周边城市环境的联系,归纳出空间特色,进一步提出基于公众参与、社区建设、以及适老改造的侧重空间日常性的价值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