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综合了电子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和生命科学实验技术取代了原有的由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的笔式记录仪器。该系统的实现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显示方式,在计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综合了电子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和生命科学实验技术取代了原有的由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的笔式记录仪器。该系统的实现彻底改变了原来的显示方式,在计算机中采用软件实现,并且使生物信号的保存和分析更为方便,能够对实验中的生物信号进行实时保存和分析。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是集生物信号采集、放大、显示、记录与分析为一体的实验系统。它主要用于动物心电、神经、血压等信号的采集与分析,广泛应用于医学类专业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学以及相应学科的科研工作。本系统基于USB2.0总线进行设计,具有4通道、16位数据高速同步采集传输系统,具备数据采集、显示、存储、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本文主要对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的软件设计进行研究,实现对生物信号的采集、存储、显示以及分析。系统采集生物信号时使用USB接口进行通道数据的高速传输,然后系统软件对通道数据进行处理后将通道波形进行平滑显示,同时实时保存通道数据。另外,该系统软件提供了对医学信号参数的测量、分析功能。第一章对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介绍,并简要阐述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意义和价值。第二章对系统整体结构进行简要说明,并介绍了系统应用软件设计的结构及其组成模块的功能。第三章介绍采集功能的设计思路和各模块的功能及其实现方法。其中包括通道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波形显示模块、刺激器功能模块和辅助功能模块。这些模块组合起来完成了对生物信号的采集实验,使使用者对生物机理、病理和药理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各种生物信号有清楚形象的认识。第四章介绍了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中的测量分析功能。它是该实验系统的重要部分,对各种生物信号进行参数测量、数据分析,并提供了数据输出功能以便对分析结果进行保存、管理。第五章介绍了软件调试方法和应用结果,并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方案进行了介绍。
其他文献
切换系统作为一类重要的混合动态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具有广泛的工程背景。实际系统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参数变化,所以对不确定系统鲁棒控制的研究不但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很重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具有数据感知、信息处理和无线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节点间以无线多跳的无中心方式连接,它集合了传感测量、微电机系统、嵌入式计算以及网络通信等多
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电梯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如何保证电梯可靠运行,确保乘客人身安全,已越来越受社会公众和媒体的关注。而市场上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在当代输电系统领域的不断发展,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在国内外的电力系统工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的不断提升,作为输电系统核心部件的大容量变换器的功率等级也亟需随之提高,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具有良好的输出性能和功率等级易扩展性,自提出以来一直是被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方面随着电平数量的不断增加,通过仿真软件进行系统模型搭建来观测输出性能愈发困难,另一方面
随着广电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的顺利推进,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已由前期的示范应用发展到目前的全面推广。在发展数字电视用户的过程中,广电运营商面临着宽带电视的竞争,普遍需
作为伺服系统常用的能量转换装置之一,采用了高性能稀土的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和性能良好的特性。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工业大国,并将向超级强国迈进。研究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有利于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的充分稀土资源的更合理使用。本文将使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系统的被控对象,针对系统经常发生的负载突变问题,研究了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通过对比研究的方式,得出一种更适用于负载突变场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有效地利用监测设施,能及时有效、快速地了解污染现状,在线监控空气质量以及污染预警,准确、高效地提供环境空气数
三相异步电动机由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机械特性较硬、价格便宜,所以在工矿企业中广泛地被作为电气传动的主要原动机。在许多工况下,大功率异步电动机常常运行在轻载和空载的状态,此时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机械效率都很低,因此能源浪费极大。如果能够找到一种合适的优化算法对三相异步电动机在空载或轻载状态的功率因数和机械效率做综合优化,找出一个异步电动机在空载或轻载状态下的最佳控制转速,则可以达到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该
当代汽车技术高速发展,但是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四轮独立驱动的轮毂电机驱动汽车,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研发的重点。但是在控制过程中如果某一器件失效,会导致相
变结构控制理论自出现以来,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由于该控制理论简单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和较高的可靠性能,在广大科研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其得到不断的充实以及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