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外各领域合作日益密切,社会上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2015年9月“第四届国际正交异性桥梁会议”在天津举行。该会议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萨克拉门托分会和《桥梁》杂志社联合主办,致力于展示正交异性桥梁在设计、施工、保养和维修方面的研究经验和工程理念。笔者在此次会议期间承担采访口译和陪同口译任务,完成了包括为杂志社记者采访嘉宾做采访口译工作,以及在安阳桥施工现场、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和海河上桥等地的参观陪同口译工作。本报告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桥梁口译实践任务介绍,包括任务背景介绍、任务性质描述、委托方要求。第三部分是桥梁口译实践过程描述,包括译前的准备工作、口译实践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以及译后的事项。第四部分是桥梁口译实践案例分析,包括桥梁口译中出现的问题和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及其理论依据。第五部分是桥梁口译实践总结,总结了口译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口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对于今后口译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展望。最后是本次口译实践报告的结论。本报告描述了在该国际桥梁会议中的口译任务,指出了在采访口译和陪同口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基于20世纪70年代Gile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式”理论和译者主体意识理论,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此外,本报告对于口译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度、应对突发状况的解决策略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采访口译和陪同口译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