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合金属层状氢氧化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水滑石层状晶体结构的氢氧化物,是一类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层状材料.MMLH还有许多名称,如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类水滑石、水滑石型化合物、阴离子粘土等.目前,有关MMLH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研究已成为胶体与界面化学、材料学和油田化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文系统研究了Zn-Mg-Al型和Mg-Fe-Al型MMLH的合成、表征、界面电性能及MMLH-蒙脱土悬浮体的触变性等,其中有关带结构电荷固体颗粒零电荷点、表面电离/络合平衡常数、复合触变性等方面的研究还鲜见他人涉及.第一章 混合金属层状氢氧化物的合成与表征 如上所述,由于MMLH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其制备和表征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前期合成的MMLH主要是二元的,三元以上的较少.三元以上的MMLH的制备规律或如何获取纯类水滑石相是目前人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之一.该章主要研究了化学组成通式为[(Zn,Mg)<,x>Al<,1-x>(OH)<,2>](Cl,OH)<,x>·mH<,2>O和[Mg<,x>(Fe,Al)<,1-x>(OH)<,2>](Cl,OH)<,x>·mH<,2>O的两种三元MMLH的合成及表征,有关这两种MMLH的研究工作还未见报道.第二章 混合金属层状氢氧化物颗粒的界面电化学研究 胶体界面电化学是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的传统研究课题,但目前的相关理论体系主要是以可极化界面和不带结构电荷的固体(主要是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可逆界面为对象建立起来的,不能正确地描述带结构电荷固体界面的荷电行为.一些传统的理论关系式在应用于荷结构电荷的固体界面时需要修正,须考虑结构电荷密度的影响.因此,在涉及带结构电荷胶体研究工作日益增多的今天,传统的胶体界面电化学基础理论体系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该章以带结构正电荷的MMLH为模型体系,系统研究了结构电荷对胶体界面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三章 混合金属层状氢氧化物/蒙脱土悬浮体触变性研究 该章以Mg-Fe-Al型MMLH/蒙脱土/水悬浮体为模型体系,对触变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各种触变性的微观机理,考察了MMLH/蒙脱土比例、pH值、电解质、预剪切历史和测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复合触变性是我们发现的,对复合触变性的研究具有原始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