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世纪后期,自北宋文人画家宋迪,开始画“潇湘八景图”,经明、清代,很多画家画了“潇湘八景图”。且很早传入韩国和日本,风靡一时。据传,高丽时代传入韩国,一直盛行至朝鲜末期,朝鲜后期还被画成了民画,数百年经久不衰,盛行于士大夫阶层以及平民百姓。据传,创建“潇湘八景”的人物是,北宋文人画家宋迪。因没有传下来确定是他的遗作,所以还不能完全了解,宋迪所创建的“潇湘八景图”是什么样的画。但,现存的几幅北宋山水画,被推定是他的作品或与其有关。中国湖南省长沙县,有‘潇江’和‘湘江’两条河,北宋时期开始被称为‘潇湘江’,因其景观非常秀丽,常常出现于文学作品。文学中,‘潇湘江’常被描述为,凄美爱情、离别和隐逸、被排外的空间。从高丽或朝鲜文人所作的“潇湘八景诗”中,也不难发现其这样的诗思(诗的灵感),且反映了“潇湘八景图”的悲伤而郁郁寡欢的形象。由北宋宋迪开始画的“潇湘八景图”,不知何时传至韩国,目前还很难确定。但,据文献记录可以确定,最迟高丽时代(即12世纪后期)传入韩国,或有可能会更早。之后,朝鲜前期被形象化为古典理想胜景的“潇湘八景”,成为韩国文人喜爱的主题。朝鲜后期,完全具备八个画题的作品,虽然很少,但各画题都很独立。作者们没有把中国‘潇湘江’画入图中,而依据‘潇湘八景’的特征画了韩国的实景,可以通过后期确立‘真景山水画’的郑善的作品确认。11世纪,在中国开始画起的“潇湘八景图”,于12世纪传入韩国,盛行至朝鲜时代。起源于中国的“潇湘八景图”,能在韩国持续盛行,是因其分成八个场面表现的理想景色,符合了文人们的卧游和憧憬。且,‘潇湘’的“湘妃传说”、隐居‘潇湘’、流放之地‘潇湘’等,装载着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文人们对“潇湘八景图”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