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部仲巴微地体构造属性分析: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_b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仲巴微地体位于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呈狭长状夹持于两套混杂岩之间,南北分别以札达—仲巴—查藏和穷果—门士断裂为界,南东起于萨嘎县北查藏一带,向北西一直延伸到中印边界,根据岩性差异分为幕霞分区和霍尔巴-仲巴分区。在仲巴微地体奥陶系地层发现的鹦鹉螺类?Sinoceras sp.,?Discoceras sp.,Ancistroceras cf.undulatum,Michelinoceras cf.paraelongatum和海百合类Pentagonopentagonalis cf.tridens,Cyclocyclicus sp.化石,以及二叠纪曲嘎群的Calliomarginatia-Fusispirifer、Costiferina-Spiriferella、Neospirifer-Gypospirifer腕足动物群和Fistulipora-Streblotrypa苔藓虫动物群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生物群相似,指示仲巴微地体在生物地理分区上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具有亲缘性。根据地层对比发现,西北部的幕霞分区在奥陶纪-泥盆纪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同时代地层岩性上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二叠纪以后,无论是幕霞分区还是霍尔巴-仲巴分区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岩性都有较大差异。指示着在奥陶纪-泥盆纪幕霞分区紧邻特提斯喜马拉雅,二叠纪以后仲巴微地体沉积环境与特提斯喜马拉雅出现了较大差异。本次研究工作分别在仲巴微地体紫曲电站组、岗珠淌组、仲巴组和屯具场组地层中采集碎屑锆石样品四件。碎屑锆石测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仲巴微地体的锆石年龄表现出两个主要峰值~510Ma、~950Ma,和两个次要峰值~1700Ma、~2450Ma。区域上对比发现仲巴微地体中的碎屑锆石年龄与西羌塘地体,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和高喜马拉雅带中的碎屑锆石数据分布相类似,而并未出现拉萨地体和澳大利亚~1170Ma的特征年龄。这种概率分布样式表明,仲巴微地体无论是在早古生代(奥陶系紫曲电站组)、晚古生代(二叠系曲嘎群)还是中生代(三叠系屯具场组),向其提供物源的古大陆与特提斯喜马拉雅一致,主要为古印度次大陆。无论从岩性、古生物群特征,还是碎屑锆石特征均指示了仲巴微地体与特提斯喜马拉雅的具有亲缘性,推测在奥陶纪时期仲巴微地体拼贴于印度大陆北缘,中二叠世时期开始从印度大陆北部裂解,且中二叠纪仲巴微地体古地理位置距Panjal Traps大火成岩省较近。
其他文献
根据合金设计原理,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软件对试验钢进行成分设计,研制了一种适当Mn含量的新型纳米析出强化马氏体/奥氏体复相钢替代材料AISI4330;并利用扫描电镜(SEM)、物理化学相分析、X射线衍射(XRD)、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不同两相区回火工艺试验钢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以及对第二相析出的定量计算,研究了材料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开展
在军事通信领域,对潜指挥控制的通信系统研究受到极大关注。潜艇通信浮标就是隐蔽对潜指挥控制的最有效装备之一。本文对潜艇通信浮标的分类进行了描述;对潜艇拖曳通信浮标的
考察阿昔洛韦/赖氨酸壳聚糖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并考察载药纳米粒的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电切镜与全腹腔镜在治疗上肾盂、输尿管上段移行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5—01-2007—06治疗肾盂、输尿管上段移性细胞癌27例,其中腹膜后全腹腔
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城市大气污染的程度。本文对深圳市粤菜馆、茶餐厅、西餐厅、湘菜馆四种不同类型的餐馆及职工食堂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进行采样和分析,并研究其浓度水平、组分特征、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Pote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不仅要继续重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且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奠定
目的:分析剖宫产与子宫肌瘤同期手术50例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施剖宫产同期子宫肌瘤剔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