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男子竞走运动员速度—技术变化特征的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whfb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走一直以来是我国田径夺金的优势项目之一,近些年来随着陈定、蔡泽林、王镇等老一批优秀竞走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取得较为不错的成绩,我国的竞走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里约奥运会以后,新老运动员的更替,王凯华、边通达等年轻竞走优秀运动员逐渐崭露头脚,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技术特点,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和备战,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对2017年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男子20公里竞走前六名运动员的比赛视频进行研究,分析比赛过程中六名运动员速度变化的技术动作特征。研究结果:1.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腾空时间和着地膝角均合理,随着走速的提高出现摆动腿膝关节紧张程度和支撑腿后蹬不足的问题。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低速到中速阶段步频提高明显,步长增加小。中速到高速时步频提高小,步长增加明显。2.时间指标方面:除边通达外,五名运动员均存在两腿不协调的现象,中速到高速阶段,两腿不协调随速度提高而加重;六名运动员中、高速阶段支撑转换时间右腿小于左腿,右腿支撑技术好于左腿。3.距离指标方面:六名运动员中速时身体起伏相对稳定,低速和高速时身体起伏过大。六名运动员中速到高速步长增大明显,但中、高速步长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差距。4.角度指标方面:我国男子优秀竞走运动员低速躯干前倾控制较好,中、高速时易出现躯干前倾过大问题;我国运动员存在着地角偏小现象,且随着速度的提高着地角减小,着地技术不足;边通达和陈瑞大小臂夹角控制较好,步幅开阔,另外四名运动员随走速的提高,出现髋关节和上肢紧张程度增大,大小臂前摆内旋的错误动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高等数学课程的教改实践,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数学教育如何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智力、高素质人才。
目的:构建携带白蛋白启动子SCP2基因腺病毒载体,研究其-9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1)利用RT-PCR技术克隆小鼠SCP2基因,在其上游接入白蛋白(ALB)启动子,下游连接绿色荧光报告基因(EGF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对腹部手术切口的作用。方法:腹部手术患者104例,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分为观察组54例,以湿润烧伤膏外敷切口;对照组50例以70%酒精纱布外敷切口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
<正>研究目的:竞走项目在田径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在一定距离内进行竞速走的耐力周期性运动,不仅对速度有一定的要求,更要求动作技术的规范。作为我国在奥运会争光战略
会议
"本土经验"是指中国本土的思想方式、心理结构、伦理道德观念、时代语境、语言等。是否接受、接受什么以及如何接受外国文学,深受本土经验的影响和制约。本土经验深刻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