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大学教师隐性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tqyw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教育部公布了42所世界一流大学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培养和造就一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廉洁立德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  “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之后,全国各高校一方面都开出优厚的条件来吸引高层次的优秀人才加盟,相互间展开了人才争夺战;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推出各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遗余力打造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在这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有些高校由于所在地区的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思想观念相对落后等劣势使得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学科带头人、学科领军人才流失较多,这种流失是能够看得见的,称之为显性流失。有些教师因为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因素而对现状不满,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这种损失是看不见的,称之为隐性流失,给学校带来一定的危害。本课题以地处经济不发达的江西省G大学教师隐性流失为个案进行研究,分析了G大学教师构成及隐性流失的类型,以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作为课题的理论基础,探讨G大学教师隐性流失的表现,从外部环境、学校及教师自身因素等角度,探究隐性流失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止或减少教师隐性流失的对策建议。  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在研读与课题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教师隐性流失的表现、原因、影响、对策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教师隐性流失的研究现状。以G大学为研究个案,首先,介绍了G大学概况及教师结构,并运用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分析了G大学“双肩挑”型、主副业本末倒置型、在职学习型、不思进取型等几种教师隐性流失的类型。其次,从从外部的经济收入不具竞争性、内部的学校管理及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个人职业道德及价值观的缺失等三个维度来分析G大学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最后,在分析G大学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基础上,结合G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G大学教师隐性流失的防范建议及对策。一是提高收入水平,增强分配的合理性。二是规范管理,为教师营造好的成长环境。包括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职称晋升制度;完善教师进修管理,允许转岗分流;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与教师签订的心理契约等几方面。三是加强职业道德考核,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他文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块土地上.”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学生获得知识点重要载体,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
期刊
日前,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中心校党支部、佛子庄中心幼儿园党支部和周口店成教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周口店黄山店,联合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背篓精神”主题党
期刊
近日,“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推进课程高质量实施”学术会议在南京隆重举行.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杏园路第三小学的沈慧老师作为河南省唯一代表参与了小学综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大学生就业领域,随着新时代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个人毕业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参加了在聊城举办的“我与祖国共成长?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山东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鼓号操大赛.学校鼓号队以精彩的曲目编排、丰富
期刊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胜出必须具有其核心的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把绩效管理问题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那么如何选取和怎样构建一个适
近些年来,我国家装市场的各种力量参与竞争局面以及竞争日趋激烈、多元化的形势下,家装行业本身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时期,家装行业展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些新的发展趋势,我
民办高校相对完善的办学运行机制,彰显了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这也是民办高校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重要方式.但是,当下我国许多民办高校却不具备相应完备的办学运行机制,这就使
人们常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课程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课程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效果的好与坏将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初中教师在开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