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肽MP-1抗菌/抗内毒素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来源 :第三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retec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蜂毒肽Mastoparan-1(MP-1)的抗菌/抗内毒素(LPS)作用以及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1.MP-1抗菌作用的研究 (1) 微量稀释法检测MP-1对18株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 (2)透射电镜观察MP-1(100μg/ml)对大肠杆菌(E.coli)ATCC25922的形态的影响。 2.MP-1对LPS中和作用的研究 (1)应用生物传感器观察MP-1与LPS、类脂A(Lipid A)的结合作用并计算其平衡解离常数(Kd); (2)应用动态浊度法鲎试验测定MP-1中和LPS的能力; (3)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MP-1对LPS(100ng/ml)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ritoneal macrophages,PMΦ)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表达的影响。 3.MP-1对LPS(400ng/ml)刺激的小鼠PMΦ呼吸爆发的影响 (1)采用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法检测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量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的活性; (2)荧光法检测过氧化氢(H2O2)的产生量。 4.MP-1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观察MP-1(3mg/kg)对致死剂量E.coli ATCC25922活菌(1×1011CFU/kg)、死菌(1×1011CFU/kg)或LPS(20mg/kg)攻击小鼠的保护作用。 结果:第三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MP一l对革兰阴性(oram一negative,o一)菌和革兰阳性(oram一positive,o+)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与其它抗生素相比,其抗菌活性处于中等水平;透射电镜下,E。011ATCC25922在MP一l作用下smin时出现轮廓模糊,1 omin时胞质不均、可见空泡,1 smin时菌体肿胀,胞内空泡变性明显加重; 2.MP一1对LPS、LipidA均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平衡解离常数(dissociationequilibrium eonstant,Kd)值分别为484 nM和456 nM;Mp一l对LpS具有一定的中和作用,并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PM中的TNF一Q及IL一6 mRNA的表达、下调TLR4mRNA的表达,该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3.MP一1对LPS刺激小鼠PM中的0于、HZo:的产生量和细胞膜NADPH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MP一1显著提高了致死剂量E.。011 ATCC25922和LPS攻击的脓毒症模型小鼠的3天(d)存活率。 结论: 1.MP一1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它对EcoliATCC25922的杀菌作用可能与细菌外膜结构破坏、通透性增加有关; 2.MP一1对LPS具有中和作用,能够抑制LPS介导的堂试剂凝结反应及小鼠PM中的TNF一。及IL一6mRNA的表达; 3.MP一1可显著抑制PM中细胞膜NADPH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LPS介导的PM。呼吸爆发; 4.MP一1对细菌和LPS攻击的脓毒症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不同腰椎水平椎间融合后对邻近节段生物力学影响的研究,探讨因融合在不同腰椎水平对邻近节段退变影响的差异,为临床行腰椎融合术时提供指导意义。 【方法】
目的 为临床合理应用髂腹股沟区骨瓣和皮瓣移位或移植术提供详尽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31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解剖观测髂腹股沟区营养髂嵴前部骨质和腹部、会
目的:研究实验性MCAO大鼠脑内不同部位NSCs移植对MCAO的损伤修复作用以及对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分泌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移植部位。 方法:选用孕龄16~18天的胎鼠脑组织进行NSCs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资源日渐枯竭、周围环境污染加剧等许多负面后果。在这种背景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兴起了一股“绿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史实。依据史料记载、考古发掘和现场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从六个侧面对古代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作了综合典型的叙述,使读者对古代开发和
“公益”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公共利益”,“公益行为”是人们志愿为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付出财物和劳务的无偿行为。在任何社会里,社会公益行为都代表着社会良心,社会公益行为都
目的气管插管是全身麻醉中极其重要的步骤之一,其特点是:历时时程短,对人体刺激强。有人测定,发现其刺激强度大于切皮时的疼痛刺激,若不能合理的抑制由插管引起的神经-内分泌
第一部分 颞下经下颌入路显露侧颅底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 详尽了解颞下经下颌入路显露侧颅底区的显微解剖结构,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参数,从而提高侧、中颅底区沟通性
以脂肪族聚氨酯树脂为基体,添加微米级羰基铁粉、石墨为主要吸收剂,在主吸收剂中加入钴粉用以调节吸收剂的电磁参数,以分层喷涂的制备工艺制作了一种吸波涂层。通过对粉体样
目的:①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②应用损伤脑组织匀浆体外诱导MSCs向神经组织分化;③移植MSCs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