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与台湾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术交流与教师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校际合作。福建省2008年启动了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工程,围绕我省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支持高等院校在制造业、电子通讯业、建筑业、旅游业、现代农业等紧缺人才培养领域与台湾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三年来,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27所高校与台湾世新大学、朝阳科技大学等37所高校及75家台资企业,在产业发展急需的97个专业联合培养了1.4万名人才。但是,由于两岸特殊的政治环境、快速扩张的办学规模、不成熟的办学经验及各类办学政策障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所凸显的学生素质的教育问题成为了当前合作办学管理者急需正视的问题。本文以闽台合作办学专业学生素质教育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目标在于通过实地了解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合作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福建省各高校闽台合作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所在,如:项目管理缺失、教育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项目的高要求与学生的“低素质”之间存在矛盾、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师资队伍不合理、台湾教师集中授课造成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再以管理学理论为指导,提出针对闽台合作办学这一办学模式应如何进行学生的素质教育,为闽台合作办学的科学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完善项目的管理机制、科学定位,明确职能、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政策扶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