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向电工钢是一种很重要的软磁性材料,被广泛用在军工、电子、电力工业等方面。取向电工钢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复杂,成分控制严格,杂质含量要求极低,制造工序长和影响因素多,因此,其产品质量的好坏常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特殊钢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取向电工钢又被称为钢材中的“艺术品”。普通取向硅钢中主要是以高斯织构为主,其在轧向具有优良的磁性能。而双取向电工钢中主要是以立方织构为主,其在轧向和横向都具有优良的磁性能。双取向电工钢可以完全满足变压器类铁芯服役于磁路呈互相垂直封闭回路的特定需求。由于双取向电工钢的优异特性,长期以来对其开发研究并探索进行工业化生产一直是人们努力的目标。因此,系统研究取向硅钢各工艺过程中的性能变化,研究取向电工钢在实验室冷轧、气氛退火过程中的织构演变,探讨立方织构的形成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钢厂提供的30AQ130普通取向电工钢热轧板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常化处理、冷轧、气氛热处理等试验,利用EBSD技术进行织构检测。分析讨论了四种不同气氛退火对热轧板组织与织构的影响,交叉轧制和两种不同的高温气氛退火对30AQ130组织与织构的影响,最终制得了取向比较集中的0.3mm厚以立方织构为主的双取向电工钢。热轧板到交叉轧制完成,织构主要由{001}<110>到{111}<112>到{111}<110>,六道次后织构变为{001}<100>立方织构,在再结晶退火阶段立方织构先消失后增强。在对热轧板进行四种不同的气氛退火时发现,晶粒尺寸随着氢气的提高而变大,而30AQ130的γ纤维织构减弱,α纤维织构增强。在高温退火时经过两种不同气氛退火后,最终都得到立方织构,而经过氢气气氛退火后立方织构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