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农民发展中的经济权益保障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resh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然而,我国农民长期处在社会的底层,是我国的一个弱势群体,农民问题是否很好地解决关系到国家是否能长治久安。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农民问题,从2004年到2017年,连续十四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着重解决“三农”问题,目前,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也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试点,将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益。农民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的发展问题,而要促进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平等地赋予农民发展的各项权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保障农民的经济权益是农民实现其他权益的基础,是促进农民发展、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本文立足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加速的国情背景下,分析我国农民发展中的经济权益保障问题,以期能找到保障农民经济权益的对策,从而促进农民的发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概述了农民发展的内涵、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农民发展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探讨了农民发展中经济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及其指导意义,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经济利益理论以及农民理论的具体内容及其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第三部分主要对我国农民发展中经济权益保障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的经济权益保障正得到不断完善,但农民仍主要面临着市场主体地位缺失、财产权益缺失、劳动权益受损等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农民经济权益保障问题的原因,制度设计缺陷是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缺失的根源,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及其自身素质低下是另外两个主要原因。第五部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从制度、组织和农民自身三方面探讨了我国农民经济权益保障问题的具体对策,只有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健全农民经济权益保障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政策保护、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自身的素质才能使我国农民经济权益保障问题得到较好地解决。
其他文献
讼师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现象,他们背后所代表的传统法律文化和政治文化都极具特色、不可忽视。讼师虽然确实且长期地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存在,但由于单一集权式的政治结构及政
马克思主义生活视域理论既为我们揭示了生活的真实,又为我们指明了真实的生活。生活的意义不但在于活着,而且在与不断的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创造、,这才是人与动物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过去单一的货币交换形式开始逐渐向“无纸消费”方向发展。此金融背景下,信用卡作为一种替代现金的支付工具,因为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在国内被广泛使用。然而,我
未决羁押场所,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称谓,我国被称之为看守所。近年来,改革我国看守所制度是我国法学界共同的呼声,多数学者建议国家制定专门的看守所法,以取代目前的看守所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