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总是要自觉或不自觉地交代自己所说话语的来源,以此来表现话语的可靠性,这就是语言的传信功能。传信范畴与时体范畴、语气范畴、情态范畴一样,也是语言所固有的一个语法范畴。由于这一范畴提出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对它的研究,尤其是对汉语传信范畴的研究还很薄弱,因此建立现代汉语的传信范畴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把传信范畴的研究放在语言主观性的大视角之下,对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的各种语法表现进行比较全面地探索,希望能够对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的基本架构取得比较系统的认识。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并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
第二章说明文章的主要理论背景,并就现有的国外、国内对传信范畴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评述,说明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考察直接体现信息来源的传信语。直接体现信息来源的传信语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是由感官动词及由其构成的动词性结构承担,体现了说话人个人经历的认识立场,主观性最强,传信度最高。
第四章考察间接体现信息来源的传信语中的词汇部分,主要包括动词--认识动词和助动词、副词和语气词。文章主要讨论了如何界定认识动词,以及认识动词是如何在虚化过程中体现传信功能的。对于助动词,则采用列举的方法,分析几个助动词的传信表现。文章根据副词能够在句子中出现的位置,分出一类传信副词,并划分出它们的传信等级。对语气词主要是分析它们是如何体现传信功能的。以往对词汇形式传信语的研究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本章就试图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第五章考察间接体现信息来源的传信语中词汇以外的其它语法单位,包括句法格式、话语标记、插入语和复句。此章主要采用列举的方法分析汉语中能够体现传信功能的多种语法形式,充分说明汉语中能够体现传信范畴的语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词汇的传信表现在之前的文章中还零散可见,但对于词汇之外语法单位的传信表现的研究则不多见,本章就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归纳和解释,并试图揭示出在背后起作用的认知规律。
第六章考察历史教科书、报纸新闻、外交辞令和学术论文中传信语的使用情况,并在最后以对比的方法总结出不同文体使用传信语的不同特点,说明文体不同,使用传信语的情况也不同,这既与传信语的性质有关,也与文体的特征有关。
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论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留待以后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