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066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总是要自觉或不自觉地交代自己所说话语的来源,以此来表现话语的可靠性,这就是语言的传信功能。传信范畴与时体范畴、语气范畴、情态范畴一样,也是语言所固有的一个语法范畴。由于这一范畴提出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对它的研究,尤其是对汉语传信范畴的研究还很薄弱,因此建立现代汉语的传信范畴就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把传信范畴的研究放在语言主观性的大视角之下,对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的各种语法表现进行比较全面地探索,希望能够对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的基本架构取得比较系统的认识。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文章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并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 第二章说明文章的主要理论背景,并就现有的国外、国内对传信范畴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评述,说明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考察直接体现信息来源的传信语。直接体现信息来源的传信语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是由感官动词及由其构成的动词性结构承担,体现了说话人个人经历的认识立场,主观性最强,传信度最高。 第四章考察间接体现信息来源的传信语中的词汇部分,主要包括动词--认识动词和助动词、副词和语气词。文章主要讨论了如何界定认识动词,以及认识动词是如何在虚化过程中体现传信功能的。对于助动词,则采用列举的方法,分析几个助动词的传信表现。文章根据副词能够在句子中出现的位置,分出一类传信副词,并划分出它们的传信等级。对语气词主要是分析它们是如何体现传信功能的。以往对词汇形式传信语的研究比较零碎,缺乏系统性,本章就试图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第五章考察间接体现信息来源的传信语中词汇以外的其它语法单位,包括句法格式、话语标记、插入语和复句。此章主要采用列举的方法分析汉语中能够体现传信功能的多种语法形式,充分说明汉语中能够体现传信范畴的语法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词汇的传信表现在之前的文章中还零散可见,但对于词汇之外语法单位的传信表现的研究则不多见,本章就对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归纳和解释,并试图揭示出在背后起作用的认知规律。 第六章考察历史教科书、报纸新闻、外交辞令和学术论文中传信语的使用情况,并在最后以对比的方法总结出不同文体使用传信语的不同特点,说明文体不同,使用传信语的情况也不同,这既与传信语的性质有关,也与文体的特征有关。 第七章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论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留待以后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无锡市建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 要】在配套土建管理中技术管理是确保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然而就目前我国土建工程管理的现状而言,在相关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之处,进而对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我国配套土建施工管理中存在缺陷与弊端进行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管理;问题  作为配套
身份证号码:320204198512073519  【摘 要】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施工期限长、工程量大等特点,因此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对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筑项目的基础施工要做好,保证其强度能够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作为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列举了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中常见等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关键词】高层建筑
PAT7.4是泰国汉语高考,由泰国教育部与泰国测试教育学院举办。自2009年起,泰国开始举办泰国汉语高考PAT7.4,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不过大部分的考生成绩偏低,每次考的分数都
天气热,心脑血管病高发  ●本刊记者:进入七月,天越来越热,对于心血管病人是否也是一种“考验”?  ○孙宏涛:是,夏天气温高,人体血液集于体表,供应心脏、大脑血液减少,会加重心脑血管患者的缺血、缺氧反应。另外,天热易让人烦躁,也会加重心脏负担。加上昼长夜短,睡眠质量打折扣,心脑血管患者更容易发病。尤其早晨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高峰,这时人刚从睡眠中醒来,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和血压也随之加快和升高,心脏负
学位
上个世纪80年代,莫言的作品被介绍到国外,因为那时候《红高粱》这部电影获得了国际荣誉。1988年美国汉学家和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第一次把莫言的作品翻译成英文。由于
杭州26岁麻醉医生猝死、深圳36岁IT男坐马桶上猝死、辽宁锦州28岁夜班的哥猝死……近日,关于猝死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让人们痛心疾首。于是,网上开始流传“过劳死”十大危险信号,不少人对照后发现大部分中招而忐忑不安。  那么,人体有了这些危险信号,就会猝死吗?医生指出,有这些危险信号,只能说明人们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但并不能说明这就是猝死的前兆。  “亚健康”十大危险信号  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