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8420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川崎病是小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病因不明,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近年来已成为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了解川崎病的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发病机制等,有助于指导诊断、治疗川崎病。由于缺乏KD的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指标及金标准,KD主要是临床诊断,其中不完全川崎病在小婴儿中发生率较高,早期诊断困难,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可能性较大,受到人们重视。随着辅助检查技术的发展,一些对KD早期诊断较有意义的特异性指标被发现,对冠状动脉损害的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的新影像学技术被开展应用。关于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在KD治疗中的应用,仍有争议。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KD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改善预后,本文就KD的各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研究方法阅读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川崎病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报告,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总结其中对临床工作较有指导意义的概念。结论川崎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其具体发病率、不完全川崎病的比例等仍不明确。川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2002年日本修定了新的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包括主要症状、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检查的异常表现及其对诊断的参考意义。要关注结膜充血、口唇改变、皮疹、急性期手掌足底的硬性水肿和红斑、颈淋巴结肿大等川崎病的特征性改变。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可累及多系统,注意鉴别诊断。不完全川崎病在婴儿中发病率高,并发冠状动脉的危险性较高,早期诊断困难。对于小婴儿,不明原因发热,要考虑到不完全川崎病的可能性。BCG接种部位再现红斑、肛周潮红(或伴脱皮)和指(趾)端脱皮对诊断不完全KD具有特征性意义。美国AAP及AHA于2004年联合制定了不完全KD的诊断治疗指南,规范了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治疗。指南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CRP和ESR水平升高、超声心动图改变、心肌肌钙蛋白(cTn)水平升高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川崎病。脑利钠肽水平与冠脉损伤的关系、对早期诊断的意义是近期的研究热点之一。超声心动图仍是冠状动脉损害的主要诊断方法,有一些新的影像学技术如血管内超声、多层螺旋CT在CAA、CAD定位、定性上更有优势,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冠状动脉损害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血小板升高、应用丙种球蛋白时间等。大剂量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仍是川崎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停药时间、用药方法等仍存在争议。对冠状动脉损害的治疗方案仍无明确的统一标准。
其他文献
心智障碍人士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心智障碍人士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心智障碍人士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隐藏在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术后钛夹夹闭创面,对防止并发症及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对62例直径≤15 mm的食管、胃肠隆起性病变行EMR治疗,
采用自拟通脉养心膏(丹参、降香、三七、人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12例,并设复方丹参片作为对照观察,显效率35.7%,总有效率92.9%,心电图改善有效率62.5%,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该药具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对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宪法特殊的法律地位,在其发展进程中,如同其他新事物一样,也是在争论中不断向前发展。围
目的:介绍杜雨茂教授运用六经辨证辨治肾脏疾病的经验。方法:研读杜雨茂教授的著作及相关文献。结果:多种肾脏疾病在早期皆与感受外邪有关;其病变亦遵循由轻到重、由表入里、
目的探讨疏肝理气,祛风止痒中药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九味止痒方(白蒺藜,白芍,乌蛇,当归,羌活,茯苓,柴胡,蝉蜕,合欢皮)治疗神经性皮炎88例。结果总有效率97.7%
目的:观察宣肺健脾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宣肺健脾方(生白术、山栀、全栝楼、杏仁、郁金、
湖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之一,水稻是湖南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建立湖南省水稻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可为水稻施肥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对改善水稻生产状况,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的
<正>天王补心丹出自《校注妇人良方》一书,由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子、麦冬、天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等组成。原方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