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驾驶安全在汽车工业和运输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路面抗滑性能的关系最为密切,良好的抗滑性能是车辆安全、快速行驶的保证,更是对路面最基本的要求。在开放交通的情况下,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好坏主要受降雨情况、环境温度以及路面污染物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污染物这一影响因素,探究其在干燥及潮湿(降雨)两种路面状态下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在分析实际路面污染物组成的基础上,根据筛分结果,选取了5种不同粒径的污染物作为典型的污染物,选取了一段AC-13沥青路面,通过T2GO连续式摩擦系数测试仪研究了5种类型污染物在5种浓度下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并考虑了降雨期间5种水浓度下的耦合作用,综合评价污染物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通过SPSS多因素方差分析,得到了3因素5水平下的影响程度排序。本文使用HandySCAN 3D?便捷式三维扫描仪获取了不同状态下的路面纹理数据,并用MountainsMap软件计算了三维纹理参数,分析了污染物前后高度参数、特征参数以及体积参数的变化情况,建立了路面纹理参数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污染物对路面抗滑影响过程中路面纹理变化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研究发现,干燥情况下,无论哪种污染物,路面摩擦系数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当由构造深度计算的填充率达到100%时,尘土、砂土的摩擦系数分别降低了29%和43%,砂、砂石、石块摩擦系数降低了52%~56%。在降雨周期内,不同污染物随水浓度的增加呈先逐渐降低后回升的趋势,污染物粒径越小,回升越明显,其中10%尘土的摩擦系数回升最明显。多因素影响程度排序为污染物浓度>水浓度>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水浓度交互作用。污染物在干燥情况下,高度参数Sq与摩擦系数的相关性较好。污染物在降雨条件下,高度参数Sq、体积参数Vvv和摩擦系数呈正相关性,但皮尔逊系数普遍较低。特征参数Spd、Spc在评价降雨条件下路表摩擦系数在后期回升的现象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