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设计的范畴的不断扩大,设计逐渐被应用在解决险恶问题(Wicked Problems)等复杂问题上,通过对设计问题的再定义、对参与者关系的梳理、对设计过程与创新方式的重新解构,在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下实现社会的可持续转型。随着大量的乡村逐渐消失,乡村文化的衰弱也成为当今社会的险恶问题之一,而乡村中的保育文化意识较弱,社群参与度低,可持续性弱、模式较为单一。本文以乡村文化保育为社会议题,以在文化保育领域实现社会创新为设计目标,以服务设计为设计介入方式,通过重新定义乡村文化价值,集合社群力量实现乡村文化的永续。本文的研究立足于社会创新研究现状,以服务设计的视角介入乡村文化保育,重新构建社群之间以及社群与土地间的关系,提升乡村文化保育的效果,以全新的研究角度为乡村文化保育服务质量提升探索了新途径。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总结中社会创新的主体、创新方式及创新过程中关注点。通过探究社会创新与地区发展的关系,将“协作化、本土化”确定为乡村发展中设计的主要方向,并分为社群构建-场所营造-可持续创新3个阶段。通过对乡村文化保育、服务设计等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现有乡村文化保育服务现状,确定服务设计介入乡村文化保育的3个层次,即关系层次-社群网络的设计、项目层次-基于社群行动的设计、服务体验层次-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笔者通过实地走访10个乡村,通过访谈村民、服务构建者、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收集数据,并建立乡村档案,通过对走访乡村的对比与洞察,对前期方向进行了验证。通过分别对3个层次的问题与机会点梳理,辅助核心理论为基于社会创新的乡村文化保育服务设计提供设计模型与策略,形成了对更多相似情境下的设计挑战有参考和指导作用的设计指南。因此,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情况下为社会创新型服务对乡村文化保育进行设计干预提出了情境范式和设计指导,同时也拓展和丰富了相关理论的内涵和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