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素增强化疗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的观察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天然蒽醌类物质大黄素增强化疗药5-氟尿嘧啶(5-Fu)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作用的效应及其可能机制。主要内容包括:①不同浓度大黄素(2μg/ml、4μg/ml、8μg/ml)作用于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2h,和以大黄素4μg/ml作用HepG2细胞不同时间(0min、15min、30min、1h、2h、4h、8h、16h及24h),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动态变化。②不同浓度(2μg/ml、4μg/ml)大黄素单用或与化疗药5-Fu 10mg/l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间,以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的变化;FCM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③2μg/ml、4μg/ml大黄素单用或与10mg/l 5- Fu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24h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如Bax、Bcl-2、AIF蛋白表达情况;利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的改变;并对各组细胞凋亡率与Bax、Bcl-2及AIF蛋白表达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HepG2细胞经4μg/ml大黄素处理0min、15min、30min、1h、2h、4h、8h、16h、24h后,其DCF的荧光值(代表细胞内ROS的相对水平)分别为42.67±0.80(固有ROS水平)、61.71±1.35、66.64±1.44、73.74±1.67、88.87±1.81、84.58±1.37、63.34±1.84、53.91±1.50、44.86±1.84。15min时即可观察到细胞内ROS水平的大幅度升高,2h时升高到细胞固有ROS水平的2倍左右,2~4h基本稳定在最高峰,之后逐渐降低,24h降至固有水平左右。可见细胞内ROS的产生在一定限度内呈时间依赖性。0μg/ml、2μg/ml、4μg/ml和8μg/ml大黄素孵育细胞2h后,DCF的荧光值分别为46.15±1.46、63.97±1.34、73.90±1.69、86.85±1.71,可见随着大黄素浓度递增,细胞内ROS的产生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HepG2细胞在A组(仅含DMEM,对照组)、B组(10mg/l 5-Fu)、C组(2μg/ml大黄素)、D组(4μg/ml大黄素)、E组(2μg/ml大黄素+10mg/l 5-Fu)和F组(4μg/ml大黄素+10mg/l 5-Fu)不同药液作用了4h、8h、16h和24h后,细胞生长抑制效应与大黄素有良好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10mg/l 5-Fu单用或者2μg/ml、4μg/ml大黄素单用均可引起活细胞的数目下降,大黄素与5-Fu联用后更明显地抑制了细胞活力,各实验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大黄素和5-Fu联用组(E组、F组)与5-Fu单用组(B组)相比,存活率有极显著降低(P<0.01),尤以24h时差异最显著。A~F组(以下分组同上述)不同药液分别孵育HepG2细胞16h、24h和48h,以FCM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在细胞DNA直方图上,16h时我们即可观察到在DNA二倍体细胞G1峰前出现呈对称分布的“亚G1峰”,“亚G1峰”(亚二倍体峰)细胞所占检测细胞百分比即是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 AI)或凋亡率。24h时B组(10mg/l 5-Fu)、C组(2μg/ml大黄素)、D组(4μg/ml大黄素)、E组(2μg/ml大黄素+10mg/l 5-Fu)和F组(4μg/ml大黄素+10mg/l 5-Fu),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25±1.10)%、(11.71±1.36)%、(12.98±1.67)%、(18.66±2.45)%、(27.27±2.63)%,可见随着大黄素浓度递增,各组凋亡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呈剂量依赖性。而48h时最大剂量大黄素与5-Fu联用组(F组)细胞碎片明显增多,细胞坏死增多,凋亡率降低为(24.56±2.23)%,说明凋亡与继发性坏死并存。大黄素与5-Fu联合作用HepG2细胞24h后细胞周期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用组(E组及F组)使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和G2期细胞比例降低,表明大黄素与5-Fu联用可以诱导更多的肿瘤细胞凋亡并将其阻滞于G1期。以A~F组不同药液作用了24h的HepG2细胞,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发现:A组(对照组)除极少数细胞胞质内有空泡外,绝大部分结构完整,细胞体积较大,胞膜表面可见较多短的绒毛状或指状突起。胞质内细胞器丰富,结构清晰,核圆形或不规则形,核质比高,核仁明显或有多个核仁,染色质分布均匀,常染色质为主。B、C、D组,除可见形态完整的肝癌细胞外,有一定数量的凋亡细胞散在分布。E、F组,即大黄素与5-Fu联用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尤以F组显著。结构较为完整的癌细胞仅占少数,大部分细胞处于凋亡的不同阶段。凋亡早期细胞:细胞轻微皱缩,胞膜表面突起减少。胞质电子密度略高。核轻微固缩,染色质边集;凋亡中期细胞:细胞体积变小,胞膜表面突起消失。胞质电子密度高。染色质进一步边集,有的浓缩成较大的团块,或呈圆形、半圆形边集于核膜下;凋亡晚期细胞:核固缩成团,形成凋亡小体。F组除凋亡细胞外,还可见部分细胞发生坏死:此种细胞明显肿胀,胞膜缺损,胞质内有多个空泡,核肿胀,染色质溶解。在E、F组中有些细胞核呈现凋亡样改变,而胞质内细胞器肿胀,形成大小不等的空泡,但胞膜完整,即所谓不典型凋亡改变。为了证实大黄素通过提升肝癌HepG2细胞内ROS水平来增强化疗药5-Fu促细胞凋亡作用的推论,我们进一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HepG2细胞在各组药液作用24h后凋亡相关蛋白,如Bax、Bcl-2及AI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Bax蛋白表达显色各实验组(5-Fu单用组除外)较对照组均明显加深,阳性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多,大黄素与5-Fu联用组(E组、F组)更甚,并且D组(4μg/ml大黄素)与C组(2μg/ml大黄素)相比、F组(4μg/ml大黄素+10mg/l 5-Fu)与E组(2μg/ml大黄素+10mg/l 5-Fu)相比,Bax蛋白表达前者较后者均有极显著增强(P<0.01),说明Bax蛋白表达强度与大黄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HepG2细胞在各组药液作用24h后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显色均明显减弱,阳性细胞数目均明显减少,D组(4μg/ml大黄素)与C组(2μg/ml大黄素)相比、F组(4μg/ml大黄素+10mg/l 5-Fu)与E组(2μg/ml大黄素+10mg/l 5-Fu)相比,Bcl-2蛋白表达前者较后者均有极显著减弱(P<0.01)。大黄素与5-Fu联用组(E组、F组)Bcl-2蛋白表达比5-Fu单用组(B组)明显减少,并与大黄素有显著的剂量依赖关系。HepG2细胞在各组药液作用24h后AI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各实验组AIF蛋白表达显色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D组(4μg/ml大黄素)与C组(2μg/ml大黄素)相比、F组(4μg/ml大黄素+10mg/l 5-Fu)与E组(2μg/ml大黄素+10mg/l 5-Fu)相比,AIF蛋白表达前者较后者均有极显著增强(P<0.01)。同时,大黄素与5-Fu联用组(E组、F组)AIF蛋白表达比5-Fu单用组(B组)明显增强,且与大黄素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采用TUNEL技术检测用A~F组不同药液作用了24h的HepG2细胞的凋亡改变。结果表明,从A组至F组,凋亡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各组平均凋亡率依次为3%、10%、14%、18%、21%和31%。F组(4μg/ml大黄素+10mg/l 5-Fu)凋亡细胞最多,同时可见坏死细胞的存在。并且HepG2细胞凋亡率与大黄素有剂量依赖关系,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该结果与FCM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我们对A~F组不同药液作用了24h的细胞的凋亡率与本文涉及到的三种凋亡相关蛋白,即Bax、Bcl-2及AIF蛋白表达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F组不同药液孵育细胞24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与Bax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81, P<0.05);与Bcl-2蛋白表达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2, P<0.01);与AIF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00, P<0.05)。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黄素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提升肝癌HepG2细胞的ROS水平,4μg/ml大黄素作用2h后细胞内ROS水平达到最高峰。不同浓度大黄素与5-Fu联合作用HepG2细胞,可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地增强5-Fu对肝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联用组细胞凋亡率及Bax、Bcl-2、AIF蛋白表达与5-Fu单用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5-Fu单用组相比,联用组细胞凋亡率及Bax、AIF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而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大黄素可显著增强化疗药5-Fu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还可能与调控Bax、Bcl-2、AIF蛋白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一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监督问题"。河北省邢台市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探索开展"扎捆滚动"执纪监督模式。一是要通过"
期刊
<正>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大众传媒进入媒介融合时代,杂志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长者",新世纪以来,在争议中经历了"拐点论"、"寒冬论"、"消亡论"的洗礼,虽然这类观
研究目的:1.体外建立K562/imatinib耐药细胞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初步探讨2.研究其可能的耐药机制,为肿瘤耐药的研究提供实验室条件研究方法:1.K562耐药细胞耐药克隆建立:以伊马替尼(im
残余应力是制约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硬质薄膜厚度的关键因素。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了厚度从3.7mm到15.5mm的TiN薄膜,结合曲率法和
介绍了轨道交通高架桥设计中的风险评估原则和内容,并通过实例阐述了设计阶段的风险源分析不仅能够合理优化设计方案,而且有利于建设者对工程建设安全进行总体把握,帮助其在具体
在无其他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以阿拉伯树胶作为还原剂和位阻稳定剂,应用水热法制备具有良好分散性的银纳米颗粒。通过调节反应温度、阿拉伯树胶与硝酸银的质量比和反应时间,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的病理及影像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和资料:本文回顾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耳鼻喉科1985—2007年所收治的16例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病例,结合
本文从美军转变培养观念、确定培养标准、拓展培养方式、构建培养环境、建立评价体系五个方面研究了信息作战美军后勤指挥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力求对我军有所借鉴。
本文从水下声通信的技术特点、应用缺陷和研发瓶颈角度出发对比了水下无线光通信的技术优、特点以及应用前景。对频率调制技术、振幅调制技术、脉冲编码调制技术等几个方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