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承接政策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ch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转移作为一类客观经济现象,于20世纪末开始被纳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许多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发达地区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同时更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可将欠发达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和现实的经济优势,从而提高产业转入地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区域竞争力,推动产业承接地的经济腾飞。因此,研究区域产业转移中承接地政府如何依据地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区域公共政策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并在确保转移产业适合本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实现转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回顾并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及产业转移政策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区域产业转移、产业承接政策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界定。与此同时简要阐述了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制、角色定位和政策取向等相关理论。为论文的深入研究做了充分的理论铺垫。其次,论文简单介绍了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趋势,并以广东省粤西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例,充分论证了湛江、茂名、阳江三市产业承接活动中相关政策的价值、可行性及实施效果。通过具体分析归纳出了粤西地区相关产业承接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在政策制定中存在的诸如政策体系不健全,缺乏针对性;政策目标不确定,缺乏量化指标体系;政策手段和工具单一,缺乏联动性等问题。以及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所体现的重招商数量,轻招商质量;重招商活动,轻产业链整合;入园标准相对模糊,环境保护存在隐患;总体经济发展缓慢,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最后,针对粤西地区相关产业承接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并完善地方政府产业承接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政策取向和具体措施。即在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产业转移与产业培育内在统一、产业转移与持续发展相伴相生、产业布局与资源整合协调一致等原则的基础上,以为转移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搭建平台、为转移产业的平稳过渡提供直接援助、形成基于产业链整合的产业群并培植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为政策取向,通过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针对区域产业转移的金融税收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科技创新政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具体措施,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其他文献
当今试管婴儿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可你听说过试管铅笔吗-来自瑞士的设计师Kevin Angeloni设计了一款软木塞试管铅笔包装(如图7所示)。该包装将铅笔装在透明的玻璃试管中,铅笔
期刊
10月26日,邮政储蓄系统逻辑集中工程全面切换上线仪式在京举行,标志着邮储银行在开放式系统小型机集群技术应用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工业与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
<正>《中国民族博览》杂志是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国家文化艺术类学术期刊。《中国民族博览》杂志集新闻性、思想性、艺术性、前瞻性为一体
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最基础的阶段,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但近年来的调查却暴露了许多问题,最引起重视的是课堂中问题提问的有效性,例如:老师提问的问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胆囊结石等胆囊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困难性LC是指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等病理改变重、胆囊三角结构明显变形、手术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公交电子站牌已不能满足乘客对公交服务质量的更高需求。公交电子站牌作为城市智能公交
群团工作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做好群团工作对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培育优秀党员、促进党建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历经多年的社会变革,群团工作已经具备较为稳定
<正>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质量、思想素质以及智能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质量。正确地分析、评价生物课堂教学对于促进生物教学改革,提
封孝伦,文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省管专家。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1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
荆楚名岳木兰山、不仅以其雄浑的身姿、动人的传说和伟峨的七宫八观三十六殿,成为所代沿海、沿江文人墨客和香客朝觐揽胜之地,而且近几年来,又由于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