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法类观念的高一化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都极为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养成。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来使学生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对已有的化学基本观念进行文献检索,发现方法类的基本观念(即分类观和实验观)研究较少。进而对实验观和分类观的教学设计进行文献综述,发现多是某一节课的观念教学,缺少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确定了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这样一个整体性的内容进行教学研究。  通过确定分类观和实验观的操作性定义,方便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及时对照检查学生是否形成这两种基本观念。通过教材分析,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所涉及到的分类观和实验观具体知识进行对应,绘制必修一期末复习框图以及化学反应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单质的分类和化合物的分类的思维导图,按照观念为本的期末复习课教学设计程序展开教学设计,并在实验班完成教学实践。选取与实验班在入学水平相差不大、授课教师一致的对照班进行模块测验题的测试,以及在实验班发放以主观题居多的问卷调查来综合得出结论。  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领会分类和实验思想在整个复习课中的应用,并能自觉地利用分类和实验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模块测试题典型题目的正确率统计以及对调查问卷的回答情况统计分析,发现学生不仅在涉及到分类观和实验观的题目上正确率有所提升,而且对于分类和实验有自己的认识,在学习这两种方法的同时将其上升为观念。  同时,通过教学以及课后反思,本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样本容量小、研究对象单一、学生成绩提升的结论较为片面等还需进一步修正和解决。
其他文献
教材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主要媒介,也是联系师生活动的重要载体,在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处于核心环节。因此,教材的改革和建设始终为各国政府、教育理论家们、一线教育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