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中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特别是该制度在实践中暴露的问题更是引发了学者的密切关注。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以人治企”思想的影响,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公司中具有不同于其它公司机关的特殊地位,代表人为了自身利益,滥用职权,会损害公司、股东的利益。此外,法定代表人在公司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公司治理结构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不仅不利于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更严重削弱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文献综述法、比较法等方法首先对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概述,在对该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的特点、性质,并且通过分析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公司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不同配置模式的设计,明确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之间的权责定位,从而比较不同配置模式在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适用情况,为公司在选任法定代表人时应如何与董事长、总经理进行合理配置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为了表述方便,本文如未作特别说明,本文中的法定代表人均指公司法定代表人。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基本问题。从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基础理论出发,分析英美法系的代理说、大陆法系的代表说和我国的法定代表人代表说,进而明确法定代表人的本质是机关,而不是自然人,并且代表的是公司的利益。同时该部分对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和代表行为的构成要件也均做了具体分析,通过对制度本身基本问题的阐述为法定代表人配置模式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探讨了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弊端。该部分简要阐述了我国法定代表人制度形成和发展的特殊历史背景,并结合法定代表人制度形成的特殊背景分析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法定代表人制度存在的弊端。第三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阐述了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及其配置的模式设计。本部分通过对法定代表人地位及职责界定分析了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并通过对法定代表人不同配置模式的利弊分析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配置模式,充分发挥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第四部分分析了法定代表人不同配置模式在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适用。本部分将法定代表人的配置模式和公司的发展阶段相结合,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如何采用不同的配置模式进而推动现代公司的发展。结论部分结合前面论述对法定代表人的配置模式进行总结性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