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53抗体检测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方案制定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li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首选新辅助化疗。但是,新辅助化疗过程中如何对化疗疗效做出预判,进而调整药物用法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临床和病理方法已不适于做出这样的判断,而对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有望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发现检测血清p53抗体(p53 Abs)能够快速、便捷、低成本地对癌症新辅助化疗中肿瘤生物学特征变化做出初步判断,因此针对p53Abs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癌症标志物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测血清p53Abs在进行紫杉类药物和蒽环类药物治疗的局部晚期乳腺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对化疗前p53Abs阴/阳性状况与患者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做出分析,进而初步评价检测p53Abs对新辅助化疗用药方案制定的指导价值。同时,我们对比分析了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5-3(CA15-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肿瘤标志物的预测价值。本文研究对象是随机选取的68例晚期浸润性导管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32例,采用紫杉类药物单药治疗,多西他赛的标准计量为100mg/m2 (第一天);第二组36例,采用蒽环类药物CAF(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标准剂量为:环磷酰胺500 mg/m2(第一天-第八天),阿霉素40 mg/m2(第一天),5-氟尿嘧啶500 mg/m2(第一天-第八天)。p53 Abs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EA、CA15-3通过罗氏全自动分析仪检测,HER-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HC)检测。结果发现在化疗过程中,采用紫杉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p53 Abs表达量变化显著(P =0.006);化疗前p53Abs表达阴性的患者临床缓解率高于阳性患者;化疗前p53 Abs阴性表达状况是蒽环类药物疗效的预测指标(P = 0.039)。我们还发现,在两种药物治疗组,血清学标志物CEA和CA15-3表达量在化疗前后均有显著的变化(P = 0.004和P = 0.008,紫杉类药物组;P = 0.002和P =0.000,蒽环类药物组);而化疗前HER-2阴性状况对两种药物的疗效均有预测价值(P = 0.022和P = 0.025)。结论:p53抗体检测对新辅助化疗方案制定具有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140万妇女患乳腺癌,约有50万患者死于该病。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步骤、多基因作用的
潜意识是人类天生所具备的一种特殊思维情感,潜意识思维的运用对艺术创作的变革创新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动画短片中运用潜意识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有助于拓展更广阔的创意空间,从
合作是解决社会困境的重要途径,探究何种因素会提高个体的合作水平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地位和权力作为社会层级的重要基础,对个体行为会产生不同影响,目前对地位的研究表明地位能提高公正水平,关注他人需求,对个体产生积极影响,但很少有研究关注到个体地位对社会困境中合作行为的影响。权力在人际交往中对个体常产生消极影响,使个体倾向自我中心化,只为达成自己目标而不关注他人感受。权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与地位大不相同,
针对2.4m风洞的运行特点,采用惯性伺服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模型攻角,并研制了攻角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试验模型攻角。攻角传感器采用力矩马达闭环伺服自平衡原理,由非接触式位移传感
【正】 音乐教学是通过唱歌、音乐知识,技能训练和音乐欣赏等主要内容进行教学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其中感知觉,记忆表象和注意,情感、想象和联想,理
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对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哈体育学校高中生和初中生共356人(其中高中组103人,初中组253人)以不记名问卷方法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伊马替尼分子靶向治疗临床评估手术无法根治性切除、手术切除后复发、转移性GIST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用于GIST根治性手术后辅助治疗效果。方法:CD117阳性表达
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信息的数据驱动,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改变了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状态,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福利。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应当建立与这一信息格局相适应的经济模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微生物的纸片法,实现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利用纸片法对4株菌株(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枯草芽孢杆菌DSM 17299、地衣芽孢杆菌DSM 5749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