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设理性代表人的传统资产定价模型在解释金融市场中的许多典型特征时显示出了局限性,包括价格和收益的过度波动、短期的趋势跟随和中长期的趋势逆转。在对传统资产定价模型的修改中,异质代理人模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股市在重启后经历了快速的增长,相较国外发达经济体,中国股市的波动更为剧烈,它的特殊性也使其具有了更多内生的异质特征,难以用传统定价理论来解释。我国的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过度波动和非理性投机行为,研究并解释这一现象能帮助我们更准切地理解股市的运行状况,为可能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基于一个异质代理人模型,考虑股市中投资者类型主要包括市场基准价值投资者和趋势追随者,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从宏观层面,典型的异质代理人模型是否可以解释中国A股股指的波动;(2)从微观层面,典型的异质代理人模型是否可以解释A股上市公司层面的股价波动;以及(3)公司基本面的因素如何影响了投资者对公司估值的信念偏好。基于1995年1月~2018年6月中国A股股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了股市中两类异质投资者的存在,异质投资者比例和市场平均情绪的时间序列也捕捉到A股二十多年来的几次市场泡沫和暴跌。与此同时,对深证A股450家上市公司的估计结果表明异质代理人模型同样可以解释A股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之后我们以公司股票投资者中趋势追随者的比例为被解释变量,探究了公司基本面因素如何影响了投资者对公司估值的信念偏好。基于beta回归模型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趋势追随者倾向于投资公司净利润较低的成长型股票,上升的托宾Q会增加趋势追随者的比例。而基准价值投资者偏好总资产周转率高、每股净资产较高的股票,表明公司的经营能力,如销售能力以及高的资产净值,有助于公司的价值回归。在公司的股权结构上,公司股权的集中度与趋势追随者的比例正相关。相比国资控股企业,外资企业股票的投资人中趋势追随者的比例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