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需求的升级,使得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对于企业来说,若要适应当今的市场氛围,使自身更好地发展,则需寻求一种既可以满足顾客诉求,又能获取利益的运营方式。在此背景下,企业虚拟社区应运而生。企业虚拟社区是企业发起并建立的网络社区,旨在引导企业用户参与交流、沟通,从而获取产品创意,降低创新成本。可以说,企业虚拟社区不仅是社区成员获取信息、建立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需求的升级,使得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对于企业来说,若要适应当今的市场氛围,使自身更好地发展,则需寻求一种既可以满足顾客诉求,又能获取利益的运营方式。在此背景下,企业虚拟社区应运而生。企业虚拟社区是企业发起并建立的网络社区,旨在引导企业用户参与交流、沟通,从而获取产品创意,降低创新成本。可以说,企业虚拟社区不仅是社区成员获取信息、建立人际关系,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更是企业促进产品发展,提升影响力的载体。因此,企业虚拟社区成为国内外企业纷纷追逐的新型企业运作战略模式。相较于传统社区,企业虚拟社区具有“低门槛”、“跨地域”、“匿名性”等特征。这些社区特征虽给成员交流带来极大便利,但同时也造成“社区成员竞相获取知识与信息、展示自身优良行为的持续性”难以预测。换言之,如何维持、促进社区成员在企业虚拟社区内外学习知识,并在社区中展示自我优良(即竞优行为)已成为企业在运营、管理虚拟社区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企业社区成员竞优行为是指企业虚拟社区中成员竞相主动地搜索、利用与社区或企业产品相关知识,并在社区中通过共享或贡献新知识、新方案等方式来展示自身优良的一种行为。这一行为可以维持社区活力、新鲜度,并推动社区永续发展。鉴于此,本研究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企业虚拟社区成员竞优行为及其形成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扎根理论法和问卷调查法,共开展了三个研究。本研究首先基于对核心变量的文献综述,明确了企业虚拟社区成员竞优行为的定义,并开发了测量工具,即针对企业虚拟社区成员竞优行为的量表;然后在此基础上基于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得到了企业虚拟社区成员竞优行为的影响要素,并提出相应假设。最后,定量检验了企业虚拟社区成员竞优行为的形成机制。通过这些研究,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企业虚拟社区成员竞优行为是一个二维结构(主动学习和优良展示)。这个二维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与单维度模型相比,二维度结构模型则更优。第二,通过扎根理论方法,本研究发现企业虚拟社区价值共创氛围可能通过两条路径影响社区成员的竞优行为。第一条路径的中介变量为成员基本心理需求和内在动机,其中,成员心理需求包括了自主需求、能力需求以及关系需求;第二条路径的路径变量为外部动机。此外,社区支持感分别调节了两条路径中内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中介作用。第三,通过调研,本研究进一步对扎根形成的概念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首先,本研究发现企业虚拟社区价值共创氛围可以通过满足成员基本心理需求(自主、能力和关系需求)来激发成员动机,进而促进成员竞优行为的产生;企业虚拟社区价值共创氛围还可以通过激发成员内在动机与外部动机来促进成员竞优行为的产生。此外,与外部动机路径相比,企业虚拟社区价值共创氛围经由内在动机对成员竞优行为的影响效用更大;其次,就调节效应而言,本研究还发现社区支持感调节了企业虚拟社区成员内在动机与竞优行为间的关系,且调节了企业虚拟社区价值共创氛围与竞优行为之间经由基本心理需求(自主、能力与关系需求)和内在动机的间接效应。该间接效应在成员高社区支持感时更强。此外,社区支持感还调节了企业虚拟社区成员外部动机与竞优行为间的关系。同时,社区支持感还调节了企业虚拟社区价值共创氛围通过外部动机影响竞优行为的间接效应。该间接效应在成员高社区支持感时更强。在理论上,首先,从行为学视角出发,将竞优行为置于企业虚拟社区情境中,探讨了企业虚拟社区成员竞优行为的内涵与内容结构,并开发了相应的测量工具。这不但弥补了以往竞优行为相关研究缺少测量工具的不足,又推进了竞优行为理论的发展。其次,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探究了企业虚拟社区成员竞优行为的影响机制。这不仅是一次从企业虚拟社区情境探究竞优行为的新尝试,说明了竞优行为在企业虚拟社区中同样存在,也丰富了学界对企业虚拟社区中成员竞优的认识,有助于后续研究对企业虚拟社区成员竞优行为的成因或作用效果进行深入的挖掘。最后,通过定量分析,本研究检验了企业虚拟社区价值共创氛围、基本心理需求(自主、能力和关系需求)、内在动机、外部动机、社区支持感与成员竞优行为间的作用关系。总体而言,本项研究为竞优行为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既拓展了竞优行为的研究范围,也深入解释了企业虚拟社区成员竞优行为产生的微观内部机制。在实践上,研究结果启示:若要使成员实施竞优行为,企业虚拟社区应当注重营造价值共创氛围。企业可以考虑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办法,并将营造价值共创氛围作为一项重要的举措。例如,多发布有关征集产品创意的信息,鼓励社区成员交流等等。此外,企业以及社区管理者需要重视培养成员社区支持感。即企业以及社区管理者不仅要重视成员的贡献,关注成员的需求与意见,还要鼓励成员交流、互动,使成员间互相支持、鼓励。
其他文献
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近年来被广泛研究,非高斯分布特性广泛存在于现代工业过程数据中,传统基于高斯分布假设的数据驱动方法在面对具有这类特性的数据时不再适用。本文将非高斯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故障诊断中的检测、诊断、辨识三个问题及其在电熔镁炉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针对非高斯过程故障检测难问题,研究了独立元高斯分布变换方法及基于此变换的故障检测指示量和控制线。对比主元与独立元高斯变换的结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使得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得以快速发展,被控对象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控制难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控制策略已不能够满足现代生产所需要的控制需求。而网络化控制不同于传统的控制方法,它将有线或无线网络、智能传感器、数字通信技术等现代手段与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成为现代控制理论中先进的控制技术。网络化控制以自身优势目前广泛地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信息规模越来越大,数据传播呈现出爆发之势,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人们获得数据的方式方法越来越多,数据量具有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而时间序列在各种数据中是一种重要的数据类型。时间序列可以反映受监测事物的状态,它是对某个物理量进行等时间间隔观测所得的数值序列。时间序列数据的采样点具有连续性和数值特性,整个时间序列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整体的数据
随着中国汽车、家电等行业对热镀锌板的用量增大,锌锭的消耗量也逐年增加,其直接导致热镀锌渣的产量急剧增加。据统计,全国每年热镀锌用量达80万吨之多,产生热镀锌渣超过10万吨,邯钢每年产生热镀锌渣3600吨。宝钢、鞍钢、武钢都采用过卧式真空炉处理热镀锌渣,由于主体设备受锌液腐蚀严重,维护率过高,最终都停止运行,攀钢采用双真空蒸馏法回收应用效果也不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热镀锌渣的完全高效回收利用研究
切换正系统是一类子系统为正系统的切换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正性是正系统独特的性质,也是很多实际系统的自然属性。近年来,切换正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控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由于系统的正性和切换行为相互影响,使得切换正系统的动态行为更加复杂,进而增加了研究的难度。目前,切换正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都很不成熟。另一方面,耗散性理论是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
作为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混杂系统,切换系统因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广泛的实际背景而备受学者青睐。近年来,切换系统在理论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关于切换系统的理论研究,多数成果都集中在稳态性能上,很少关注暂态性能,特别是由切换引发的暂态性能。切换的存在,对切换系统的理论研究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切换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切换信号设计上。通过设计切换信号,可以使切换系统具备子系统不
战略管理是研究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间竞争和共存关系更加复杂,企业环境从相对稳定的静态环境演变为不确定的动态环境。现有战略管理主要以企业内、外部环境为研究框架,以确定性、一致性信息为决策依据。传统框架提供了良好的战略分析基础,但不能很好满足复杂、多变的不确定环境对信息识别和处理要求。动态能力理论的提出契合企业环境动态发展的现状,但目前多局限于理论
近年来,机器视觉已成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一般地,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通过图像摄取装置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得到被摄目标的形态信息,对这些图像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鉴别性目标的状态、类别等信息。为此,图像特征提取成为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机器视觉理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从不同角度入
有杆泵抽油是国内外最广泛采用的一种人工举升方式。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抽油系统发生的各类故障会影响正常开采,导致产量减少甚至设备损坏。示功图用来描述一个冲程内悬点位移和光杆载荷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示功图形状的变化可以监测井下的各种异常状况,以此对现场故障进行预警或及时调整生产参数,从而保证采油作业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因此,实现对有杆泵抽油系统故障的自动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作为研究背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不断探索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的关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生态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观点、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顺应世界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潮流,在解决中国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