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对于青少年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2013年5月,国家筹划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并且明确强调要将体育加入到这个工程中来。而新课改也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这一切都说明国家已经非常关注青少年健康问题。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重要过渡期。亲社会行为和积极人格在中学生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和社会应加以重视并促进其亲社会行为和积极人格的培养。以往也有很多关于亲社会行为和积极人格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较少,在体育方面的研究相对空白,也十分必要。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学生体育活动量、亲社会行为及积极人格培养的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期望对培养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和积极人格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模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150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亲社会行为、体育活动量及积极人格的调查。通过启动技术的实验方法,探讨了体育锻炼中积极人格启动对于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积极人格总体及各维度处于较高水平。2.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年级差异。男生在“情绪性”、“依从”和“匿名性”维度的表现优于女生;高一在“情绪性”、“依从”、“利他”、“匿名性”以及“公开性”维度上的表现优于高二。不同学校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3.中学生积极人格在性别、年级以及学校类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在“人性”和“情感”方面积极情感都比男生高;高一学生在“认知”“人性”“公正”“节制”“超越”上的积极情感都比高二的学生高;不同学校学生在“认知”维度存在明显差异,重点学校学生的积极情感水平高于普通学校学生。4.中学生亲社会行为与积极人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5.体育锻炼中积极人格的启动能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