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出版业研究(1937-1947)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b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出版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在我国现代新文化出版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于延安出版业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了解延安出版业的光辉历程,明析其历史作用与历史贡献,对于新时期弘扬延安出版业形成的出版优良传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延安出版业发展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分为两个阶段对延安出版业进行宏观考察,同时在微观层面上研究了延安出版物稿酬、广告与出版人日常生活,并对延安出版业的历史作用与历史贡献进行了全面总结与阐述。
  就具体内容而言,论文的第一章重点讨论了延安出版业兴盛的历史背景。在日伪出版统制政策下,沦陷区出版业出现了严重的萎缩;国统区出版业则在国民党的严格统制下,进步出版事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摧残。而在抗战前期延安,中国共产党实行文化宽松政策,尊重、欢迎知识分子,奖励自由研究,延安呈现出活跃的文化氛围,聚集了大批知识分子,这是延安出版业兴盛的文化前提。
  论文的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延安出版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兴起与繁盛阶段(1937年1月-1941年1月)的基本情况。在中国共产党大的文化政策背景下,延安有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出版环境,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等出版管理机构的恢复与重建,标志着延安出版管理机构与管理制度的健全。在这一阶段兴起了创办报刊的小高潮,出版了许多影响较大的报刊。图书出版也随着出版机构的兴起而逐惭繁荣。发行与印刷工作的创立与发展也成为这一阶段延安出版业兴盛的表现。分析延安发行工作时,主要阐述了新华书店的创建和发行网点的建设等情况。印刷工作研究主要包括印刷业的创立、生产竞赛与技术革新以及印刷厂的分合、发展等。
  论文的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延安出版业的调整与发展阶段(1941年1月-1947年3月)的基本情况。皖南事变后延安出版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迫使延安出版政策方针进行适当的调适。在这一阶段,延安的出版管理机构进行了整合,先后成立了中共中央出版局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发行科、出版科等。报刊进行了新的调整与整合,图书出版类型也有自己的突出特色。调整阶段的发行工作研究包括了延安各书店的创建、书店发行体制改革、书报下乡活动等。印刷工作研究主要阐述了印刷业的技术革新活动、赵占魁运动与佟玉新运动的开展以及印刷业的战略转移情况。
  论文的第四章重点考察了延安出版物的稿酬、广告与出版人的日常生活情况。对于稿酬的研究,主要就延安出版物稿酬存在与否的争论、稿酬的形式与类别、稿酬的标准与用途、稿酬的经济物价水平、稿酬的文化意义五个方面展开。在研究广告时,主要论述了延安出版物广告的历史发展过程,广告的登载手续、位置及价格,广告的内容、特色、发展特点及其作用。研究延安出版人的日常生活主要着力于出版人日常生活的概貌、工作条件与生产情况以及延安出版人的衣、食、住、行、娱的考察。
  论文的第五章主要研究延安出版业的历史作用与历史贡献。延安出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其思想理论的发展和干部人才保障提供了条件,从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延安出版为边区革命事业和各根据地出版活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它促使了边区文艺的繁荣、教育的发展、农业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初创,对各根据地、解放区出版活动提供了指导与帮助。延安出版为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出版思想,为新中国出版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形成了优良的出版传统,为新中国出版事业积累了出版遗产;培养与锻炼了出版人才,为新中国出版事业提供了人才条件。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语。这一部分对延安出版业与国统区出版业、苏区出版业进行了初步的比较,总结了延安出版业发展的历史特点,论述了延安出版业的历史地位。
其他文献
油画表现性语言的风格与画家的艺术追求紧密相连,也是画家一直关注的问题。画家的艺术语言的形成和绘画品格的提升需要他们深入自己的生活、深入自然进行探索和再创造。经过笔者在油画风景写生的过程中进行的反思和总结,对画面语言中的造型因素,比如线的运用、形体构造肌理等进行了概括,色彩因素和画家自身应有的素养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油画风景写生不仅对个人油画语言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锻炼了画家的个人品质,
学位
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水墨技法的发展。当代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是一个促使其发展与创新的因素。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创新,笔墨就要当随时代。  画好水墨人物画是有难度的,赋予其时代的特征性创新和突破就更不是短时期内能奏效的了,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语言创新是一件长久的事。  在我的毕业创作中,通过设身处地的体验苗族人和瑶族人的生活,观察他们的各种生活状态,在笔墨语言形式上去试验和创新,从而将自
不是一件作品都能到达真正的视觉效果,决定因素有很多,例如艺术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对艺术的释读理论追求。笔者从绘画专业的角度对画面的视觉进行研究和探索,首先是从视觉的理论意义认识它,然后是结合人文环境的影响和审美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东西方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每个时期的审美,也完成了对视觉的追求。很多世界上的经典之作都在这些方面做到了极致,并给广大人民带来无穷的意义和影响,推动着艺术的蓬勃发展。随着
学位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省松潘县黄龙洞内高精度230Th定年的石笋提供了过去1000年以来年分辨率的亚洲季风变迁的历史。石笋δ18O的范围在-9.64‰和-12.98‰之间。长期的石笋δ18O时间序列可以分为三个清楚的相:a.从AD 1035到AD 1480,从 AD1480到AD 1925,从AD 1925到目前。这三个相的开始都以δ18O的突然降低和从开始到结束逐步富集18O的趋势为特征。前两个相
当下信息的全球化带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多元化的加速,而这一趋势催生了跨文化传播的日常化、生活化。在跨文化传播正在或已然成为我们时代主题的语境下,作为中国国际形象与中国文化表征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并发展与壮大。  本文以Google、Springer和EBSCO相关研究文献为考察对象,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西方有关孔子学院的研究内容,具有相当明显的倾向性。因此,在全球化与新媒体时代,各国的
流行歌曲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研究话题。中国大陆的流行歌曲大约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滩,并且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民间小调和戏曲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流行音乐的元素而发展起来的。但是,流行音乐真正在大陆的复兴、繁荣阶段,则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截至现在约有40年的时间。  因为在大陆,流行歌曲的复兴繁荣历史较为短暂,学术界从社会学、语言学和美学角度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内容不多,很少有从心理学
学位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一文化批评主要话语资源之一,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探索孟子的社会文化批评话语。文章以孟子的主导思想为线索,通过深入分析孟子的思想产生的独特社会背景和理论背景,解释孟子对政治、经济以及异己文化批评的真正目的,进而理解和把握孟子文化批评理论的深刻涵义。此外,通过分析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及文化批评理论建设的双重启示,旨在揭示孟子文化批评理论对当代中国文
学位
对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研究,国内外己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认为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仍没有超出传统民本思想的范畴。第二,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己经具有现代民主的部分特征。第三,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介于传统民本与现代民主之间,为通向民主的桥梁。本文将主要通过对黄宗羲政治思想进行解析,认为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基于对儒家传统文化的汲取但又取得了超越,与西方民主思想比较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是"本土
学位
近年来胡宏思想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绪论”概括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回顾了学术界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创新性进行了阐述。  基于此,本课题选择了胡宏思想中最具生命力的价值文化形态——经世致用的思想特征为切入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胡宏经世致用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即经世致用思想的哲学基础、经世致用思想在政治经济思想中的具体体现、提倡实事的为学之道、其经世致用思想对湖湘仕子产生的
学位
长期以来,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与反贫困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为了消除贫困,各国政府都是竭尽所能采取各种防范或者解决措施针对不同群体实施救助。社会救助政策在各国的实施被认为是反贫困最为有效的方式方法之一。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各国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它是为贫困所设立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社会救助对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问题至关重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