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州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运用普通话时存在的如下几个问题:一、思想认识,觉得讲普通话对教育教学效果影响不大;不讲普通话也不会对学生的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讲普通话会被周围人笑话。二、思维定势,由于长期受讲方言的影响,在讲普通话时会出现思维跟不上,或者方言与普通话夹杂使用。三、方音干扰,在讲普通话时声母、韵母、声调受方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影响而造成发音不到位,形成方言语调。四、学习条件,在他们周围讲普通话标准的人不多,普通话水平高的人不多,对他们普通话缺少正面的引导。 导致目前郑州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现状的因素有:郑州方言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使这些教师讲的普通话有明显的方言痕迹;古入声字的归派是这些教师讲好普通话的一大障碍;学生语言的现状和发展需要使很多教师有学习和提高普通话的愿望;讲方言的收益大于讲普通话减慢了农村教师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步伐。 本论文吸收和借鉴了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理论的理念和经验,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运用于郑州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实践中。加强了对郑州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郑州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普通话培训采用的策略有:一、克服心理障碍,鼓舞学习士气。引导学员正确认识推广普通话和讲方言的关系,分析学员集中学习培训普通话的优势,从经济学方面入手明确学习普通话的深远意义。二、找准学习难点,减轻学习压力。从郑州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入手,找出对应规律,对不符合规律的现象,作为记忆重点,避免盲目性;三、选择科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以自编教材为主要内容,以纠正语音为主要目的。培训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形成学习小组,提出训练要求;训练阶段——训练前明确训练任务,示范训练目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训练中让学员之间互听、互说,充分发挥每一个积极因素,增加交流机会,加快反馈频率,提高学习效率。训练后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员展示和共享训练成果,使每一个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