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系统(Adherence rating score,ARS)在贵州省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价,为在贵州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引入ARS评分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ARS评分系统对贵州省10个项目县2013年11月~2014年05月登记和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进行评分。ARS评分标准:评分<4分为依从性好,≥4分为依从性差,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差。将评分<4分定为依从组、≥4分定为不依从组。随访观察肺结核患者治疗2个月末复查、取药时间。以肺结核患者治疗2个月末复查、取药时间为判定患者依从性的金标准。2个月末复查、取药时间在预约的当天,定为依从性好,≥1天为依从性差,并就此将患者分为依从组和不依从组。比较ARS评分系统评价结果与2个月末复查、取药时间的评价结果,计算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RS评分系统评价结果和金标准的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收集了1824例结核病患者资料。2个月末复查、取药时间判定贵州省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为61.0%,ARS评分系统评价的治疗依从性为55.1%,低于2个月末复查、取药时间判定的结果。ARS评分与2个月末复查、取药时间呈弱正相关,等级相关系数r=0.392,P=0.000。ARS评分与2个月末复查、取药时间一致性分析显示,符合率为70.7%,Kappa=0.401,P=0.000。ARS评分系统的灵敏度为70.1%,特异度为71.1%,漏诊率为29.9%,误诊率为28.9%。在ARS评分基础上,对患者依从性分组增加“复治”判定,将ARS评分判定与“复治”判定并联应用,可以提高灵敏度至72.2%。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2个月末复查、取药时间的因素有痰检结果和患者类型。痰检结果涂阳患者治疗依从率(57.4%)低于涂阴患者(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3,P=0.025。患者类型初治患者治疗依从率(62.8%)高于复治患者(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367,P=0.00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2个月末复查、取药时间的因素仅有患者类型,初治患者治疗依从率高于复治患者,回归系数b=1.108,OR=3.028(95%CI:2.059,4.455)。影响ARS评分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一致,影响因素均为性别、痰检结果和患者类型。女性治疗依从率(58.3%)高于男性(52.7%),χ2=5.594,P=0.018,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系数b=-0.223,OR=0.8(95%CI:0.660,0.970)。涂阳患者治疗依从率(49.7%)低于涂阴患者(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6,P=0.002。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系数b=-0.263,OR=0.769(95%CI:0.630,0.938)。初治患者治疗依从率(56.3%)高于复治患者(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69,P=0.000。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回归系数b=0.86,OR=2.363(95%CI:1.602,3.485)。 结论: (1)“ARS”评分系统虽然在肺结核病患者治疗前能较简单、较快速地预判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但其灵敏度、特异度较低,误诊率较高,发现不依从者和正确判断依从者的能力不足,在应用中应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在贵州省的应用中建议与“复治”判定方法并联使用,以提高灵敏度。 (2)“ARS”评分系统实施较为简单,需要经费少,较易被基层人员接受,因此,经适当改良后可在基层推广。 (3)应正确理解“ARS”评分系统的应用价值。由于“ARS”评分系统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因此,使用“ARS”评分系统并不意味着可以减少对全部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ARS”评分系统只是发现重点干预对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