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广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ing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高能量创伤、感染、先天性骨病及肿瘤切除等常造成四肢长骨的大段骨缺损,既往多用截肢方式进行治疗。然而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及患者对保留肢体期望的增强,目前多采用手术方式来修复骨缺损而保留肢体及其功能。但对于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不但植骨量非常大,还对术后骨愈合后力学性能有很高的要求,故大段骨缺损的修复与功能重建一直以来都是骨科的难题和研究热点。目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常用的临床方法有假体置换、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复合骨移植、骨搬移等技术。但都有各自的局限性。1967年Strach曾应用腓骨移植修复同侧胫骨缺损,1975年Taylor首次在临床上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1例胫骨大段骨缺损。此后带血供的腓骨移植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正是由于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骨移植“爬行替代”的缓慢愈合过程,带血管的骨移植保证了骨的主要血液供应,移植后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等组织细胞全部成活或大部分成活,其愈合过程类似于双极骨折的愈合过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①与宿主骨连接处愈合快而牢固,愈合过程类似于正常骨折愈合;②移植后腓骨肥大明显,出现腓骨胫骨化及腓骨股骨化;③移植骨内部塑形快,能较快地适应宿主骨的力学环境;④有其独立的血供,即使在感染或血循环差的部位也可以存活;⑤能够一期修复大段骨缺损。徐中和等采用带监测皮岛腓骨移植对术后腓骨血运进行监测,增加了移植腓骨成活的安全系数。和其他方法相比较,曾炳芳认为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骨愈合显得更可靠、能预见,而且速度也更快。目的探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采用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59例病例中选择非恶性肿瘤、随访20月以上病例28例。大段骨缺损部位有股骨、胫骨、尺骨、桡骨。大段骨缺损原因有单纯外伤、外伤合并骨髓炎、骨肿瘤切除后、先天性假关节。清除病灶后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大段骨缺损,对于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同时采用腓骨皮瓣或股前外侧皮瓣覆盖。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0月—6年(平均随访28月),移植腓骨术后3月—8月与受区骨达到骨愈合,术后10月—22月(平均17月)移植腓骨直径增粗致接近受区骨直径。采用Enneking系统评价肢体功能:胫骨大段骨缺损平均24.2分,肢体功能恢复80.67%,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达94.1%;股骨骨缺损平均26.3分,肢体功能恢复87.7%,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100%桡尺骨远端骨缺损平均21.75分,肢体功能恢复72.5%,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100%。结论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可有效促进骨缺损愈合,降低致残、感染及截肢率,术后患者对肢体功能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出后,云南-东盟之间的农产品双边贸易发展非常迅速。然而云南农产品出口东盟过程中,由于农产品贸易在东盟受到严格的保护及云南农产品生产、流通
信用交易中的应付款项产生了商业信用资金,而商业信用资金的现金折扣通常以机会成本的形式出现。在赊销信用双方中,商业信用的机会成本可以在供货方以“财务费用”的形式表现
目的: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减重步行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损伤部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影响。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a编程实现,编写的模块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经过实例验证,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客观评估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探讨自身对比法对肛门病术后疼痛评估的优势和可行性,为进一步推广该疼痛评估方法及改进手术方式打下基础。方法:本研究收集
医生作为过度医疗的直接行为方固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驱动此行为的利益机制是医疗服务利益链上各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利润分配的角度剖析医药服务利益链上各主体的
研究背景海绵窦(Cavernous Sinus)位于蝶鞍两侧,位置深在、解剖复杂,与垂体、颈内动脉、第Ⅱ~Ⅵ对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是侵袭性垂体瘤、脊索瘤、脑膜瘤、神经鞘瘤等疾病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是建筑行业中重要的技术行业,我国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技术,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