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纵观旅游业发展史,每—次的历史性发展无不与交通技术进步紧密相关,交通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厦门作为国际知名的海上花园城市,是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也是东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但也深受福建交通发展的制约。交通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不同的结构体系呈现出不同的交通运输力。旅游交通既依附于大的交通体系,又有其特殊性,日常交通结构分析的方法无法简单系统、直观地反映出整个旅游交通网络结构体系的空间特征。因此,本研究以旅游景点交通的空间结构为题,采用拓扑分析方法,选取厦门市3A级及以上景点的交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厦门旅游景点之间交通的空间结构特征,以进一步优化厦门的旅游景点之间交通空间体系,以期提高交通运输力,促进厦漳泉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加快厦门旅游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评介旅游交通相关的理论,深入剖析厦门旅游业和旅游交通的发展现状,并总结旅游交通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厦门旅游景点交通的一二三级拓扑空间结构与特征。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厦门旅游景点交通空间结构,提高景点可达性的对策。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一)厦门整体形成了与周边区域互相提供客源和特色旅游资源的空间互补格局;但是,因市内交通主要倚重普通公交车,厦门岛至各区平均1个小时,到最远的同安城区至少2个小时,交通效率不高,这严重了制约了岛内外旅游产品的组合开发,更制约了与漳州、泉州等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二)厦门旅游交通在闽西南的连接度中等水平;随着厦门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内交通网回路少,连通性差的问题日益出现,这直接反映为厦门节假日客流量人满为患,严重降低了游客旅游质量,给不少旅游者留下不良印象。(三)厦门各景点的连通性水平不高,交通可达性仍不够,这将制约厦漳泉大区域旅游市场的形成,不利于旅游资源组合开发。本研究因现实条件所限,研究数据的收集有一定局限,以后将在这一问题上不断改善,以提高结论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