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道家思想因素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董仲舒的道家思想因素进行了研究。董仲舒是汉代的儒学大师,其思想体系中含有大量的黄老道家思想。他借鉴道家宇宙生成观,提出“一”和“元”的概念。董仲舒的“一”和“元”都是万物的本原,同时他又提出“天生万物”的观点。董仲舒的“天生万物”思想源于道家的“道生万物”。在董仲舒的天道观中“元”和“天”均为万物的本原,他在前人天道观的基础上融入阴阳、五行等思想。阴阳、五行是天道的组成要素,它们具有自然物质性,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由阴阳、五行构建的天道系统,其运行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因此天道运行是自然而然的,这种自然而然亦即道家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与天道无为相应,董仲舒提出君道无为,同时又认为臣道有为。无为而治政治实即是贤人政治。在养生方面,董仲舒一方面吸收道家形神兼养的养生观,认为形体是生命存在的基础,精神寓于形体中,因此养生要形神兼养;另一方面,他又吸收道家的以气养生说,认为养生要爱气,通过虚静无为和贵精来守气、爱气达到养生的目的。
其他文献
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是真理观问题。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真理观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真理的辩证
当前科学不端行为越来越普遍,对巴尔的摩案的再反思,可以为科学不端行为问题的研究找到一个突破口,而其中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处理类似案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论文正文第一部分是对
身体是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新视点。从身体视点出发,通过阐述主客、心物交融的身体在马克思学说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凸显了马克思哲学在身体问题上不仅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同时
米德是与杜威等人齐名的实用主义者。其“符号互动论”的相关思想已广为人们所知,但是人们却很少提及其社会哲学的思想。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米德,研究者们开始全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