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sdfsd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技术创新的加快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逐步改变了将研发(R&D)机构设立于母国的传统,纷纷在海外设立R&D机构,开始R&D机构全球化的布局。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凭借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丰富的科研人员储备和政府的优惠政策而成为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的理想之地。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跨国公司纷纷加快到中国R&D投资的步伐,R&D机构快速增长。然而,与跨国公司在华生产型投资相比,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具有明显的集聚性特点。在宏观区位选择选择上,R&D投资区位偏向于设立在科研基础较好,经济发达的东部城市,尤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代表;在城市内部,R&D投资则偏向于聚集在科技园区和生产地。除此之外,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在投资国来源、投资行业分布和研究类型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特点。因此,研究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区位分布,对于改善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布局,合理利用跨国公司R&D资源,促进中国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推动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具有较强的理论探讨和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首先提出研究背景、意义、内容结构、创新点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在此基础上,从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现象入手,对区位特征及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做了描述;然后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以跨国公司在沪的研发投资为典型案例,总结出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区位选择模式。最后,论文对于我国如何优化区位布局,扩大吸引外商R&D投资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自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从最初的仅开放经济特区到如今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经济增长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对外开放并不仅仅只是一帆风顺的阳光大道,它同样也面临诸
税收征管模式是税收制度的实施载体,也是各项税收征管内容组织运行的总机制,处于税收征管实践的核心地位。研究信息化条件下税收征管模式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网阳泉供电公司创新引入PDCA管理法,进一步规范活动流程,力求形成闭环管理,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在运用PDCA法的实践中,总结出“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