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竞争的形成——机理、路径与管制治理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ng49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电信产业的竞争形成过程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电信业从垄断走向竞争过程背后的有关理论演进作一个梳理,意在勾画出人们关于自然垄断的经济理念的转变轨迹,从而理解电信引入竞争(放松管制)的理论背景。其次,通过对美国电信产业垄断与竞争演化过程的回顾分析,厘清电信两次垄断的历史成因,并从经济、技术和制度三方面阐释电信业打破垄断的动力因素,以一个比较全面的角度理解电信竞争的必然性。作为一个被管制产业,本文接着从政府角度来探讨电信形成有效竞争的路径和措施,那就是通过将可竞争市场理论与市场障碍理论结合,推导出构造电信竞争性市场结构的方法,讨论原国有垄断电信运营商为适应市场化运作需要的民营化改造问题,总结出一些具有启示性的看法。 由于电信产业的经济技术特征,电信竞争还有赖于一定的管制来实现,即是通过好的管制政策来保证和促进电信产业形成有效竞争。而出台好的管制政策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管制治理来保证,因此管制治理是比管制政策更为重要和更为基础的东西,管制治理的内涵与实践正是本论文的着墨之处。 最后,分析中国电信产业从垄断走向竞争的必然性,回顾中国电信市场结构的演变过程,分析市场结构现状与绩效,指出问题和提出改进措施。而在管制治理方面,通过构造模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中国电信管制治理的特征和不足之处,指出改善管制治理应该从管制机构独立化、管制人员素质和采用先进的管制手段等方面下功夫。论文的结尾构造并求解了一个中国3G牌照发放方式决策的层次分析法(AHP)模型,希望籍此作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对我国国际储备的管理进行了研究。文章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对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做了说明。 第二章对我国国际储备的概念、增长原因及影响进行了详细地介绍,为国际储
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长期趋势。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有较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
一、选题背景 近来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商品住宅空置率的高低。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中国的商品房空置率已达到26%,属于严重积压,必须采取强硬
Malliavin随机变分已经成为随机分析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而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质上,它是由 Paul Malliavin于1976年建立的一套对Wiener泛函的相对微分运算。现在
汽车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是促进西部整体工业经济发展的推进器,是西部地区重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环节。西部地区的汽车工业不但具有很好的工业生产制造基础,而且近几年发展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