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室压力负荷增加对左室心肌力学的影响,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室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肺动脉高压(PH)患者74例为病例组,入选标准为经胸多普勒超声检查PASP>40mmHg,LVEF>50%(据PASP分为轻、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分别以A、B、C组标识),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常规超声心脏参数,双平面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集并存储3个心动周期左室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及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短轴观动态图像,将图像导入Qlab工作站行脱机分析,测量左室各节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S)、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S)、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CS)并计算左室整体收缩期纵向应变(GLS)、整体收缩期径向应变(GRS)、整体收缩期环形应变(GCS)、游离壁(LAT,侧壁+后壁)及室间隔(IVS,前间隔+后间隔)总体CS、RS、LS;测量心底及心尖水平心肌旋转角度峰值及达峰时间。分析并比较各组测量结果。 结果: ①LVEF:A、B、C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减低(p>0.05)。②LAT和IVS整体LS、RS、CS以及左室GLS、GRS、GCS:B、C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及A组,C组低于B组(p<0.05)。③左室心尖段及基底段旋转角度:B、C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及A组,C组低于B组(p<0.05)。④A组GLS、GRS、GCS及LAT及IVS整体LS、RS、CS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 A组左室基底段旋转角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 结论: ①右室压力负荷增高可导致左室心肌力学受损,左室应变可早于LVEF更早发现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 ②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室应变随右室压力负荷增高逐渐减低。 ③左室基底段旋转角度能发现轻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压力负荷增高时左室心肌力学的变化,较其他应变参数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