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伦球坚蚧生物学、生态学及其药剂防治的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吐伦球坚蚧(Rhodococcus turanicus Archangelskaja)是林果业重要害虫之一,目前对于吐伦球坚蚧生物学、生态学及其天敌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自2009年至2012年,连续4年在新疆轮台县,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吐伦球坚蚧的生物学、生态学、天敌及化学药剂的田间防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新疆轮台县吐伦球坚蚧1a发生1代,以2龄若虫群集固着于杏树1~6a枝条上越冬,多选择在3~4a枝条背面。生长发育与杏树物候及当地气温关系密切。在田间的消长以若虫期发生量最大,时间最长。单雌最大产卵量为3500粒,体重与产卵量的预测模型为: Y80790X+11.874。卵的发育起点温度C=9.15±0.1593℃;有效积温K=290.17±4.876DD。若虫的平均孵化率为91.3%,初孵若虫可向光源爬行至3~4m,主要选择在叶片背面固定取食,杏树落叶期若虫由叶片向枝条转移。成虫营两性生殖,雌雄性比约为1:2。2.为确定吐伦球坚蚧越冬若虫、成虫和越夏若虫在杏树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在田间虫口数量估计的最佳抽样方法。以最近邻体法对吐伦球坚蚧在杏树上的分布进行研究,并比较了5种抽样方法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吐伦球坚蚧越冬若虫、成虫和越夏若虫在杏树上的分布均为聚集型。Z字形抽样方法对田间吐伦球坚蚧越冬若虫和成虫进行抽样最可靠;越夏若虫以平行线抽样法最具代表性且最为可靠。3.通过系统的田间调查,组建了吐伦球坚蚧自然种群生命表。分析得出:全世代以若虫期与成虫期为关键虫期,自然死亡为整个世代的主要控制因子,寄生蜂是成虫期消亡及影响其产卵量的主要因子。各虫期存活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下一代的种群数量约为当代种群数量的32倍。采用庞雄飞对昆虫种群矩阵模型的设计方法,结合生命表数据建立了吐伦球坚蚧自然种群矩阵模型。4.轮台县吐伦球坚蚧捕食性天敌有多异瓢虫、十一星瓢虫、大草蛉、丽草蛉、食蚜盲蝽、疑狩蛛和冠花蟹蛛7种。寄生性天敌为球蚧蓝绿跳小蜂和绵蚧扩柄跳小蜂。球蚧蓝绿跳小蜂对吐伦球坚蚧雌成虫的寄生率为48.97%,在田间有两次明显高峰期,并且取食吐伦球坚蚧蜜露存活时间最长。5.通过对吐伦球坚蚧越冬、越夏若虫进行化学药剂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的研究。结果表明,啶虫脒对越冬、越夏若虫活性最高,LC50分别为31.268mg·L-1和22.056mg·L-1。田间喷雾试验,14.6%噻虫嗪+9.4%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越夏若虫防效达99%以上。5%啶虫脒对越冬若虫防效为98.76%。注干试验,25%噻虫嗪200倍液和20%吡虫啉50倍液注干15d后,对涌散期若虫防效为90.46%和94.16%;对越夏固定期若虫防效为92.51%和82.57%。以5%啶虫脒和20%吡虫啉对越冬若虫进行喷雾,防治效果与防治时机最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