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都市背景下郑州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评价及优化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8297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轨道交通系统与常规公交系统协调发展是我国公交都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部分城市启动公交都市建设以来,轨道交通逐渐成网运营,但由于对其与常规公交衔接问题的关注较少,地面公交客流近年来呈常态化下降趋势且降幅明显。在此背景下,论文开展郑州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评价与优化研究,以期为公交运营与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探讨了交通强国时代背景下,公交都市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内涵,结合上海、广州、郑州等城市的公交都市创建,归纳了我国公交都市体系发展框架,将公交都市考核指标从规划实施、运营管理等维度进行分类。从经济、人口、城市交通、公交都市考核指标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广州市和郑州市公交发展情况。广州市已基本形成多模式、立体化的公交共同体;郑州市近年来公交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公交供给服务水平亦明显提升,公交专用车道设置比率、港湾式停靠站设置率等指标高于广州。采用SWOT分析法对郑州市公交发展环境进行研究,结论发现:在人口持续净流入、交通枢纽构建、公交主体地位、快速公交建设等方面具备较好发展态势;同时,在小汽车、电动自行车拥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及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的影响下,多模式交通协调发展,加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衔接,是后公交都市时代公交发展的重要方面。开展了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与常规公交的实地衔接状况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实际的换乘距离、候乘时间与市民期望存在明显差距。进而构建了设施衔接、网络衔接和客流衔接三个层次的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轨道交通2号线各站点与周边常规公交的衔接水平进行评价,计算结果为:柳林、南四环等三环外站点衔接效率较差。通过剖析轨道交通2号线与常规公交衔接存在的具体问题,从网络和设施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改革开放为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地沟油事件,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无法保障职工权益。当前全
研究了一类中立型时滞模型:N’(t)=N(t)「α(t)-β(t)N(t)-b(t)N(t-τ(t))-c(t)N’(t-τ(t))」周期正解的存在性,其中α(t),β(t),b(t),c(t),τ(t)是周期T的非负连续函数。一个新的充分条件被给出,这一结果肯定的回答了文「1」的分开问题9.2。
2005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南阳市万家园基本建设时清理了两周至明清时期的墓葬247座,其中M199是这次发掘的两周墓葬中规格较高的一座,出有三鼎四簋、玉圭、玉戈等一
背景:壳聚糖水凝胶修复软骨缺损生物相容性好,但目前尚不明确壳聚糖水凝胶在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降解性能变化。目的:探讨壳聚糖水凝胶在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降解性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