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这个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根据Ⅱ,Ⅲ,aVF导联ST段是否压低来做出关于犯罪血管狭窄部位的预测,同时结合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其他指标如肌钙蛋白I和前壁射血分数来验证我们的猜想。背景:心脏是一种搏动性的器官,主要由三个冠状动脉供血,即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动脉和左回旋动脉。心脏前壁主要由左前降支供血,因此左前降支闭塞易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多累及心脏前部和室间隔。十二导联心电图显示V1-V6,I和aVL导联的ST段抬高,胸导联V3显著抬高以及肢体导联III显著压低。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内的二级预防对于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非常重要,因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早期24至48小时死亡风险最大。CK-MB是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心肌梗死后4至6小时血液中CK-MB开始升高,并在24至48小时内恢复正常。此外,心肌梗死后肌钙蛋白-T在3-5小时内升高,可在血液中持续高达21天。心脏的无创CT扫描称为心脏扫描,或钙评分可以通过量化冠状动脉中的钙化来计算发展冠心病的风险。然而,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治疗研究心肌梗死的金标准。急性心肌梗死后存活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心肌梗死后1年内大约有10%的死亡率。事件发生后存活的患者AWMI后复发率高,MI发生1年内死亡率为10%。在最初的3到4个月内出现的高死亡率和死亡的潜在原因是晚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方法:我们收集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51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记录,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只有151名患者(男性112名和女性39名)符合我们的入选标准,入院前胸痛超过或等于30分钟,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2例或更多导联ST段压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完全闭塞或严重狭窄>70%。排除标准包括心电图导联Ⅱ,Ⅲ,avF ST段抬高的患者,前壁MI的既往史,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入院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LAD和RCA或三支血管疾病的明显狭窄因此无法确定单个梗塞相关动脉。在研究之前获得了机构伦理委员会(IEC)的道德批准。结果:我们评估了151名诊断为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在评估所有人口统计学,临床,过去医学和研究(肌钙蛋白I,EF,ECG,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记录后,所有151名患者被纳入进一步分析。男性患者112例(74.17%),女性患者39例(25.82%)。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67例(44.37%),糖尿病25例(16.55%)。在纳入的患者中,吸烟者106例(70.19%)。此外,冠状动脉造影中近端狭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47岁,其中冠状动脉造影中间和远端狭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76岁。在11例(52.4%)男性患者中发现近端狭窄,在女性患者中发现10例(47.6%)。在101例(77.7%)男性患者和29例(22.3%)女性患者中发现中远端狭窄。近端狭窄患者肌钙蛋白I的平均值为109.21±84.11,中远端狭窄患者的平均值为96.38±78.77。此外,近端狭窄的平均EF为53,范围为45-56,中间和远端狭窄为51,范围为44-56。在评估的患者中,年龄(P=0.511),肌钙蛋白I(P=0.494),EF(P=0.972),II、III、aVF导联压低(P=0.390)在判定前降支在近端或中、远端狭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然而,结果表明性别是有意义的影响因素(P<0.05)。观察到男、女性患者的前壁心肌梗死(P=0.014)有显著差异。结论:总之,每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并不明显。尽管心电图正常,但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狭窄区域的金标准研究。因此,临床上出现心肌梗死症状且心电图正常的患者必须进一步评估以排除AWMI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另外,高血压、糖尿病是发生前壁心肌梗死的危险因,且吸烟人群的AWMI患病率高于非吸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