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零能耗建筑在欧美等国已取得长足发展,而在我国尤其是夏热冬暖地区仍处于起步阶段,长夏无冬、高温高湿的气候特征决定了该地区要因地制宜地确定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本文主要探究高热工性能和高气密性能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在以广州为例的夏热冬暖地区的适用性,并给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在该地区的技术指标和能耗指标。首先,研究外围护结构高保温性能的适用性,通过正交分析,得到降低外窗的太阳得热系数对建筑的节能效果最好,且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利于提高高性能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再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到在结合技术导则要求和照明能耗的基础上,外窗的太阳得热系数宜小于0.3;在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建筑室内舒适性时,外墙传热系数宜取1.2W/m~2·K,屋顶则宜维持在目前0.8W/m~2·K的水平;同时,外窗传热系数的节能效果与通风环境有关,且最高节能贡献率仅为1.3%,因此不建议提高外窗的传热系数要求。其次,在外围护结构高气密性的研究中,先通过示踪气体法,测得目前广州地区学生宿舍常压下的换气次数在0.23-0.71次/h之间。再分析不同构造的建筑在标准工况和实际工况下,房间最小换气次数从1次/h降低到0.035次/h时的建筑制冷能耗和新风能耗之和,得到当通风环境不好时,提高建筑气密性会增加建筑能耗;而当室外通风条件良好时,建筑能耗则随着建筑气密性的提高而降低。因此基于将来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和提高室内舒适性,新风系统将走进居民生活。最后,在建筑空调能耗指标的研究中,先根据基于人体热舒适的室内热环境计算指标和居住建筑空调通风运行模式,通过模拟分析五种户型建筑在不同构造下的建筑全年总能耗,结合前文单因素分析结果,得到外墙传热系数约束值1.2W/m~2·K,引导值0.8W/m~2·K;太阳得热系数约束值0.3,引导值0.15;气密性引导值取0.035次/h,根据超低能耗建筑的定义和模拟结果,取广州地区近零能耗居住建筑空调能耗指标的约束值为4.60 kWh/m~2,引导值为2.59 kWh/m~2。综上所述,本文得出广州地区高热工性能和高气密性能建筑的节能效果是基于良好的通风环境之下,因此在广州地区要实现近零能耗建筑更应重视建筑遮阳和自然通风。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指标和能耗指标,对该地区的近零能耗建筑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