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弃的空军基地到新型的城市公园——当斯维尔公园设计竞赛及其启迪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08eb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斯维尔公园设计竞赛,是多伦多市在世纪之交举办的一次国际性的设计竞赛,曾引起广泛的国际关注。公园的场地位于一处废弃的空军基地上,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高度的人工利用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公园的设计是希望通过景观设计的途径,改善场地自身和周边区域的自然生态状况,同时为多伦多乃至全加拿大提供一处宜人的休闲活动场所。因此,当斯维尔公园项目在城市废弃地的改造、城市公园的设计和建设等方面,都能给我们带来不少借鉴和启迪。 设计竞赛在1999年-2000年分两个阶段进行,经过第一阶段筛选,五家设计团队的方案入围第二阶段评审,最终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与加拿大设计师布鲁斯·莫尔共同提交的的方案“树城”脱颖而出,成为获奖方案并得以实施。 当斯维尔公园是北美近十年来最为雄心勃勃的公园项目,它就景观在城市化进程中潜在的重要作用,给我们传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信息,并在城市废弃地的改造和城市公园的设计与建设等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启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和风景园林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与西方国家相似的问题。对当斯维尔这一比较新颖的实例进行深入研究,无论对于我国园林设计理论的发展,还是相关的规划设计实践,都具有较为现实的参考价值。 论文系统地介绍了当斯维尔公园设计竞赛的背景、设计竞赛的入围方案,并对竞赛和方案中反映出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最后对当斯维尔公园竞赛带来的启迪做出归纳和总结。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园场地及设计竞赛概况的简单介绍; 2对入围第二阶段竞赛的五个方案的详细介绍; 3对各方案的共性与个性加以比较,并简单评价; 4对当斯维尔公园设计中蕴含的思想和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5基于上述研究,论文在结尾部分总结和归纳当斯维尔公园的设计和建设带来的启迪,传达当前西方风景园林实践中的一些较新的思想理念和设计方法,期望为国内同类型场地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经验。
其他文献
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交往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城市规模逐渐扩大,流动人口逐渐增多的城镇化背景下,良好的交往活动成为了城市人群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国社区的建设已经不仅仅
追溯城市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城市不断更新不断改造的历史。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更新改造发展的时间长,经历了由盲目大规模改造向因地制宜的小规模改造转变的过程。并且,随着联合
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地球资源的日渐枯竭,许多传统的工业基地走向衰落,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工业用地,其遗留下来的工业景观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的发展史。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
历史建筑,是指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有内部功能空间的古建筑、近现代建筑及当代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的今天,中国众多的历史建筑都遭遇到了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该文写作
从表面上试图移植生态建筑的某些技术与形态,并非是对生态思想的深思考。文章试从生态建筑形态生成的角度出发,通过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过程对生态建筑的实体、空间和虚拟形态特
论文针对在我国的城市改造中城市多样性正在被不断削弱的现象以及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讨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尝试在策略层面探讨城市规划的相关对策。论
学位
传统的公司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均侧重于探讨企业或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较少涉及对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效应研究。然而,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最小生产单元,在全球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土地利用在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宏观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中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微观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所呈现的
在哈尔滨近代建筑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其主体建筑风格不能不说是从俄罗斯传播而至的外来风格的体现,俄罗斯建筑文化对其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十年的风格特征的形成发展
西安明城墙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建成,至今已有600余年,是我国目前保留的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明城墙。西安明城墙及周边地段(顺城巷区段)的保护是明城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