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对日本近现代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专题研究,全文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述日本明治维新前的习字教育发展状况,分别从明治维新前主要的习字教材(往来物)、习字教育(手习)、习字场所(寺子屋)三个方面介绍明了治维新以前日本书法教育中“以书代写”、“注重礼仪”、“注重实用”的教育模式。第二章论述明治时期的中小学习字教育。以《学制》、《教育令》、《学校令》的颁布为主线,论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习字科的形成;楷书优先学习的根本原因;国语科的成立及习字在国语课中的尴尬境地。此中涉及明治时期习字教师资格考试及教科书制度等问题。第三章论述大正时期至昭和战前的国语科写字和艺能科习字教育。本章首先论述了大正时期学校书法教育衰落和振兴的原因。作为日本书法教育兴衰交替最为混乱的时期,虽然时间较短,但各种教育思潮和探索都集中在这一时期。前期,在美国自由教育理念、分科教育、实用教育及文部大臣的毛笔无用论的影响下,中小学书法教育走向衰落。后期在书道团体的推动下又得以重新振兴。其次,本章还对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写字教育理论、艺能科习字的目的、硬笔写字教育的探索作了详细地论述,并对毛笔字在国语中的定位及写字教育中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四章论述昭和战后的学校书法教育。本章从昭和战后的5次《学习指导要领》的颁布入手,介绍了各个时期《学习指导要领》的结构和书写书道学习的目标及要求。梳理出每一次《学习指导要领》的特点、修订后的创新点和不足。本章着重对昭和33年版《学习指导要领》在一贯性教学上的不足和昭和43年版《学习指导要领》将毛笔字书写作为必修课的理由作了详尽的论述。第五章本章为余论。简述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平成时期发展趋势,通过对日本学校书写书道教育的研究,对照我国2013年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从外聘书法教师、语文老师教授书法的难度、独立书法课时的利用、选帖等多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