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网络协调性及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238bd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网络为城市各项社会经济活动输送人、财、物等资料,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采用复杂网络模型对济南市及其各区县静态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构建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显化城市社会经济及交通子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分形一致性指数从综合系统协调与形态结构协调两方面对城市交通网络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及与城市形态结构协调进行了综合研究。主要结果发现如下:(1)济南形成以核心城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历下区及历城区)以及其余各市县等6大区域,整体上形成以高速路、都市快速路为主要环状网络,国道、省道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呈现发散状的环+放射状交通网络体系,并以县道沟通小区域网+发射状网络体系;交通网络中断头路过多,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南部且网络具有“小世界”效应。(2)从多尺度系统空间集聚来看,尺度维度的降低会使城市交通网络空间集聚效应更为显化且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建设主要形成多点式发展,而多区域核心区域在交通网络基本完备,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协同促进作用,多区域间交叉区域城市社会经济与交通网络都处于红利积累期;而从系统与因素障碍度结果来看,问题源头已经由供给不足转变为需求空间分布不合理。(3)从空间协调状况来看,在“东拓”战略部署下,城市交通需求向东偏移且空间上北方向与东方向的交通网络分布结构与功能及形态协调性较为优越,而城市空间格局点中老城区东向与北向的港沟、济北新旧动能转换区、华山的交通网络格局就较为完善。(4)基于POI数据进行日常交通流预测可得,城市日常交通流分布与城市子系统分布一致,呈现空间上多点式集中分布,同时交通压力路段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与CBD构成的核心区域以及放射路段靠近核心区域分部分。(5)针对济南市存在的交通问题从前中后三方面进行提出优化建议:建设前进行规划协调、加快城市多中心区建设,使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车分流、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最后要加强建设后配套完善,加快智能平台建设,促进交通信息实时播报。因此,本文从系统与空间协调两方面表明城市整体交通网络建设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交通拥堵源头已从供给不足转变为空间需求不合理且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完备情况对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呈现边际递减规律,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到边缘剪交差。
其他文献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维持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与消除的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铁超氧化物歧化酶(ge—SOD)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器中专一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肩负着国企改革的重任,国有控股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决定了上市公司的低质量,低质量的上市公司又决定了市场主体的投机性行为,证券市场剧烈的波动也就不可避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的道路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高速公路的数量迅猛增加,如何提高公路质量成了人们的研究焦点。公路的工程由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经济往来日益频繁、贸易摩擦接连不断,同时随着我国国际地
当今社会的发展,公路隧道对人们生活、出行越来越重要。公路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隧道施工的过程也就是该系统的运行过程,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受力状态、安全性能和隧道安
城市管理中行政执法体制存在部门立法与城市管理法制不配套的问题,同时违反执法程序的暴力执法现象,城管执法权责不清、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等问题也普遍存在,为此要尽快完善有
光、温、湿、气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日光温室正是人们为植物提供这些要素的运宜环境而创建的一种设施。它既能直接接受太阳的光照而提高室内的温度.又能使温度最大限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