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轪侯家族音乐文化生活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63991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轪侯家族墓是1972-1974年间在长沙市东郊五里牌外发掘的三座西汉初年的贵族墓葬。这三座墓葬的随葬器物非常丰厚,其音乐文物是目前湖南发现数量、种类最多的。轪侯家族墓中音乐文物是十分丰富的,揭示了西汉初年贵族阶层的音乐生活及他们对待音乐的态度,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轪侯家族墓出土的音乐文物为史料基础,结合西汉初年的音乐生活状况,通过对轪侯家族的音乐生活研究,描绘出这一时期西汉初年贵族阶层的音乐生活。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先秦秦汉时期湖南音乐文物概况进行整体分析以及对轪侯家族墓主的身份地位的考证,论述了先秦秦汉时期湖南音乐文物的发展特性,探讨了轪侯家族墓出土的音乐文物在湖南音乐文物发展中的地位及特点。第二章把轪侯家族墓的音乐文物划分为:乐器、伎乐俑、乐简、音乐图像。其一为乐器。共包括7件实用乐器和26件乐器明器,按演奏方式分为弹拨、吹管、打击三类。这些明器乐器形制与实用乐器相仿,造型逼真、乐器种类多样,有编钟、编磬、筑、竽、瑟等;实用乐器7件,包括瑟、竽、竽律、琴、笛。其二为伎乐俑,共33件,可分为歌舞俑和乐器俑。主要分析轪侯府中欣赏的歌舞音乐,及歌舞音乐所体现的特点。其三乐简,共23件。是对乐简内容的再现及分析,主要分析为贵族歌舞娱乐的美人及才人。其四为出土音乐画像,共2幅。音乐图像是墓主人对音乐的追求的体现,既有对雅乐的重视,又有对俗乐的喜爱。轪侯家族墓中音乐文物直接体现了轪侯家族的音乐喜好、音乐表演形式。第三章以轪侯家族的音乐生活为例,分析西汉初年贵族阶层音乐文化的类型、来源、特征。在目前的研究中,多侧重于器物的形制的研究,对于器物的文化内涵的关注相对缺乏。本文从轪侯家族墓中的音乐文物着眼,结合当时西汉的社会环境,对轪侯家族的音乐类型、来源、特征进行研究,力图描绘出西汉初年贵族阶层的音乐生活情况。
其他文献
古汉语中,“以”字兼属介词、连词是各家公认的事实。然而,不同的语法书在辨析“以”字介连区别时往往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结果将介词的“以”注解为连词的“以”;有的则相反;更
《说文解字·叙》有“文”“字”之分,后人由于误解“形声相益”的含义,遂把“文”“字”的关系看成“独体”与“合体”的关系。其实“形声相益”并非“形符、声符相加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迅速,成绩卓著。由于水利工程往往历时较长,且建设过程中由于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搜集资料不全等原因,都将会导致水利工程项
分别对杨木化机浆的高浓磨浆工艺、磨浆过程/段间加药工艺及两段APMP 工艺的磨浆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浓磨浆工艺可以大大改善纸浆质量,增加撕裂强度,改善滤水性能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保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建设一支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高素质教师队